第六十二章 一个传染俩第1/2段
直接娶进了新家,沈老实和沈王氏算是完成了个任务,不光是了了沈大亮的婚事,还借着机会分了家,偷偷摸摸的趁着夜色,再认了自己的地儿,沈大亮这就算是独立出去了。
“四兄弟,你放心求学,家里的事儿有你哥和我呢,不担心,啊!”
白庆娟的大辫子没了,变成了个精干的齐耳短发,看上去成熟了许多,将菜放在桌子上,手中的饭先是给了爹娘,然后从小七开始倒着转,小六小五沈铁军沈大梅,最后塞进了沈大亮手中,才轮到自己。
菜是剩菜,饭是剩饭,沈大亮的婚事没有去县城办,那纯粹是花钱找罪受,吃不好还要闹一肚子气。
沈老实请了大师傅借了家伙什,在家门口摆开了流水席,只是猪便整来了一头,照相的找了俩,剩的熟菜分了四邻,其他能退的也都退了,便剩下了结余,沈老实和沈王氏满脸疲惫,显然也累坏了,精神头倒是不差。
沈铁军离的最远,虽说距离真正开学还有一个月,可家里要了的事儿已了,兰教授说是让下月中旬再回,真听的那才是傻帽,便在昨天跑了趟热城,买了夜里返回羊城的票。
不知是嫌沈大梅和沈铁林是小姑子,还是说高看沈铁军一眼,白庆娟的这个做派,让沈家人齐齐心中一凸,但是长嫂为母,看着新嫂子的面上,也不能说她半点不是,瞅着沈老实和沈王氏望来,沈铁军开口道:“大哥,大嫂,我和二姐小五在外边求学,家里的事儿你们该担待的就多担待点。
咱爹性子比较软,现在这个事儿既然办了,那以后浇地除草施肥这些,就不是以前那个干法了。爹,我听说国家对种棉花有补贴,您没事儿的时候到公社打听打听,粮食种够交的就可以了,最好是都种棉花。”
1980年,随着改开的进程,一系列于70年代引进的化纤纺织设备建成投产,国家对于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从79年开始对棉花的种植和收购进行了提价和补贴,直到几年后西疆大规模种植才取消。
记得种植一亩棉花的价格收入,是粮食收购价的五到十倍,就单纯的种地来说,算得上是暴利。
土地实行责任制后,沈家凹村在棉花上赚钱的,也就刘大刚一家,种的时候大家都算着他家要完,谁知道人家一季收入,便是其他人家的五六七倍。
用卖了棉花的钱从人家手里收了粮食——谷贱伤农的原因是大规模一窝蜂的盲目种植,才拿到土地的农民要狠狠的吃过亏,才会对市场经济有切身体会,用收来的粮食交了公粮和私粮,手里还剩大把的毛票子。
农民手中能换钱的东西不多,除了地里那点东西也没其他的进项,一大家子全年的吃喝开销,柴米油盐酱醋茶里除了米,哪样不需要花钱?更别说是头疼脑热交个学杂费,这些都是要现钱的。
第二年便有聪明的跟着种,其他人大多数都是保守的,打算观看一阵再说,结果人家种的都发财了。于是第四年大规模种植,一窝蜂的去种,谁知这年国家取消了收购补贴和提价,来年的价格也就崩了。
嘴唇动了动,沈老实想说要是亏了怎么办,棉花不像是粮食,粮食卖不出去也能自己吃,可想起小四儿要走了,便将话咽了回去,改口道:“好,你在外边求学,记得照顾自己,家里有你哥和嫂子呢,我和你娘还年轻,莫担心,吃饭。”
沈家吃饭是不许开口的,沈铁军细嚼慢咽着等沈老实和沈王氏吃着,不想小七飞快的扒拉完,瞅着桌子上的气氛不对,一双小眼踅摸完,开口道:“四哥,过年你还回来吗?”
“没事就不回来了。”
看了眼老爹,沈铁军开口道:“我原本还可以在家过几天,但是导师那边课题比较重,今年还有新的研究生入学,去年是我一个人,导师的专业课都是随教随学,今年应该是要开研究生的专业课,看看机会吧,有机会我会回来过年的。”
“隔壁大沟村的那个大学生,走了就再没回来,信倒是不少写,都说是学习忙压力大,咱们农家子弟考上大学不易,四兄弟你还是以学业为重,对吧,爹?娘?”白庆娟接过了话,吃着说了。
沈老实点了点头:“对,对,你的前程重要!”
“哼,我看是你脸面重要!”
沈王氏抹了把眼角,转过头去半晌回过头,嗓子眼里压着低沉的哭腔:“吃完就散,你路上慢点!早点走吧,路上别下了雨~”
“好,哥和嫂子呢,我和你娘还年轻,莫担心,吃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