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活祭第2/2段
架子上放着一把短剑,一张弓和几壶箭,至于床上则躺着一个人,那人的肚子鼓的老高,而且呜哩哇啦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即使姬梵已经走到了他的跟前他也没有发现。
姬梵看着这个人,他打破了自己的最后一丝幻想,这人病了而且很重,在古时游牧民族抛弃同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不要说生病了,等年龄超过了四十岁甚至不到四十岁他们就会被抛弃,不过看着眼前这个人,显然地位很高,这从他身上穿的异物就可以看出来。
最里面穿了一件丝绸内衣,外面套了一件麻布做的外套,因为还是夏天所以他身上并没有盖东西。
抛弃贵族只有一个种族干得出来--匈奴!而且是西汉景帝在位之前。
这个时候的匈奴西至盐泽,南以长城与中原为界,西域三十六国尽属匈奴,其西的大宛、大月氏、安息、条枝等也都非常畏惧匈奴,于是形成了当时“南有大汉,北有强胡”之势。
汉匈对峙几十年,匈奴进攻汉军就依靠长城和边境的城池进行抵御,匈奴撤退,汉军则因为缺少战马而无力追击,两边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边境线上大眼瞪小眼。
既然不打仗那就打嘴炮呗,打嘴炮匈奴哪里是汉朝的对手,其中匈奴被骂的最狠的就是他们抛弃同伴,不赡养老人。
最终在汉文帝时期,匈奴单于在中行说的建议下,建造了龙城,用于安置匈奴内部的老年贵族而结束,然后在武帝时期被初出茅庐的卫青攻陷,俘虏了包括匈奴单于生母,母姻脂和叔叔在内的大大小小贵族数百人。
龙城除了安置老年贵族外,还是匈奴用以祭祀龙神的地方,故名龙城,其地大至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有许多人以为龙城就是匈奴帝国的都城,这是不对的,匈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都城,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匈奴除了极个别的城池外,包括单于在内,他们居住的地方都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匈奴单于所在的宗族称为本部,单于居住的地方叫做王庭,王庭在哪里哪里就是都城。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游牧民族不同,其他游牧民族都是在遭遇了严重灾害的时候才会选择入侵中原,掠夺物资和人口,而匈奴不同,匈奴会选择在秋天,牛羊都吃的膘肥体壮的时候入侵。
匈奴内部大致分为左右贤王和匈奴王庭本部,匈奴王庭实力最强;左贤王一般由单于最喜爱最有可能继承自己位置的儿子担任,有些类似于中原王朝的太子,所以左贤王部实力次之,右贤王部实力最弱。
左贤王部大致位于在右北平、渔阳上谷一带,大致在今天的河北、东北一带;单于王庭居中控制整个蒙古高原,右贤王大致在河套、阴山、河西一带。
匈奴实行的政策与后世某国的双头鹰政策有所相似,他们将草原分为幕南和幕北,幕南的各个种部落由右贤王统领,幕北的各个种族则由左贤王统领,匈奴本部则居中左右调度。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匈奴帝国即使一方战线受损,也可以在另一边有所收获。
毕竟比起南边的汉朝,西边的西域诸国实在是弱的可怜。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