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战将起(三十二)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终极智慧,区别于一般的智慧。在古典瑜伽经典《瑜伽(合一)经》中有明确定义:辨识智慧是消除见者和所见结合并引向解脱之道的方法,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合一的八个分支:外律、内律、调身、调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这个辨识智慧通过七重分支,到达最后一重。

  般若种类

  以种类而言,般若有二种、三种、六种之别,二种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一、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共般若,即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而说之般若;不共般若,则仅为菩萨所说之般若。

  二、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观照一切对境之真实绝对者;此虽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称般若;观照般若,即能观照一切法真实绝对实相之智慧。

  三、世间般若与出世间般若。世间般若,即世俗的、相对的般若;出世间般若,即超世俗的、绝对的般若。又实相般若与观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则称三般若。方便般若系以推理判断,了解诸法差别之相对智;文字般若系包含实相、观照般若之般若诸经典。又实相、观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能之对象的一切客观诸法)、眷属般若(随伴般若以助六波罗蜜之诸种修行)、方便般若,则称六种般若。

  六般若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六种,就是所谓的六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第六种是观照般若。六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般若即宇宙之道法,视为最吻合世界本源面目的最微妙量子组合,般若可以于无形中而认知,亦可以于有形中认知,此有形以量子状态呈现,构成世间和宇宙的一切真知。众生也以量子状态存在,悟道般若之众生其微妙组合更为轻盈,犹如气体,可入无形之间。求得般若智慧,即是对道法自然的最终循迹,

  有如日月星辰悬浮在宇宙中那般自然,无论你在哪里看到了他们,他们都一直在这里。

  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

  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做实相般若,属于智慧的部分。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像的范围。

  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

  境界般若是对实相般若的认证方式:清凉国师对武则天陛下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是说没有妄念的现前一念心,是没有想过去,也没有想未来,只是当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心灵本体的时候,同时具备寂和照两个方面,这就是与如来相同的心灵境界,这就是境界般若。

  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显现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

  文字般若

  不是凭聪明得来的,是悟道之后的自然流露。文字般若是用文字如实描述法界本体与契入法界本体的方法;是化身佛境界;是分别意识能够了达的境界,属于世俗谛。

  悟道的时候,过去千万生读的都会搬出来,就是因为般若智慧都出来。学问好的人记忆力强,一目十行;不会读的人,一个字一个字抠。有人看,眼睛一瞄,这一页就过去了,一目十行,日记千言,到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记忆力更强。当然,这必须要定力,要般若的智慧才行。

  方便般若

  就是大智慧。比如把最难懂的东西用特殊的一种方法,让别人一听就懂,这就属于方便般若。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自在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

  所以要真正做到大慈大悲,要具备有千手千眼那么多的方便方法才行,这就是方便般若

  修行是一个过程,意思是,通过修正言行意,符合特定风格的生活方式。以期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觉察。感、思想、言语、行动、念头。有人说:真正的修行就是一个道理:断恶修善、成就太上圣道。其实修行不应该有什么善恶之分,

  佛教的化世功能,就是以佛法来净化人间,提升人,使得众生,既得现世利益,也得后世安乐。如何达成其目的?便是依照佛陀所说的教法去实践、去修行。

  佛教基础的修行方法,不出福业、定业、慧业。福业是指布施与持戒,定业是指禅定,慧业是指智慧。以修布施、持戒的功德,可得人天福报,也可进而成就佛果,唯有佛陀堪称福智圆满的人。以修禅定的功德,可得现实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平衡,也可进而于身后直升禅天、梵天、更可成就佛果,唯有佛陀的定境最高,故有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的功力。有了深定、大定,才能有大慈悲与大智慧。以修「智慧」的功德,可于现世少欲知足、少烦恼,进而能得离苦、断苦得解脱,最后可以大智深慧度无量众生。

  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也无力的人怎么办呢?那你从旁用嘴说两句好话好了,哑子呢?那就只要心想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满心欢喜。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钱、出力,专门叫人去做好事、帮忙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实上他劝人为善的行为,即是出力的布施。

  世界上行善布施的人,并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谓同病才能相怜,自己有痛苦有困难,觉得需要人家帮助,因此见到别人有痛苦困难,便也希望有人去帮助。有人厌恶不肯出钱做善事、布施的富人,而称之为“为富不仁”。其实富人的钱,如果不是横财,原是由于舍不得用钱,把一个钱一个钱省下来,积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钱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们应该劝富人布施,但不可挖苦他。

  布施有二个对象:一是布施贫穷的人,即是帮助需要救济的人;另一是布施宗教团体,即是佛教说的佛、法、僧三宝。

  佛教说布施三宝比布施穷人功德来得大。我们用钱救助人,是希望以一个钱救十个人,还是希望一个钱救不了一个人?布施给三宝,三宝所做的事是,帮助所有需要救济的人得到佛法。因为人类的真正痛苦,不在于缺少物质。佛教的重点是帮助人们在心理上解决痛苦、解决烦恼,这是彻底解决痛苦的方法。布施给三宝,三宝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重大的问题,所以布施三宝比布施穷人的功德来得大。

  持戒不仅仅是守清规的意思。持戒的emsp;境界般若是对实相般若的认证方式:清凉国师对武则天陛下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是说没有妄念的现前一念心,是没有想过去,也没有想未来,只是当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心灵本体的时候,同时具备寂和照两个方面,这就是与如来相同的心灵境界,这就是境界般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