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外国人吃华国大席是什么表情第3/4段
反正他父母也知道他不会说越南话,应该不会说什么。
十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
听到机场的广播响起,马明赶紧把接机牌举了起来。
一旁的马向农看到这一幕哈哈哈直笑。
听到二叔夸张的笑声,马明扭过头有些不解。
“飞机刚落下来,人还没有出飞机呢,就是出了飞机,还要在大转盘等行李,你举这么早干什么。”
听到二叔的话,马明笑了笑,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
又等了五分钟,马明看到出站口有人走出来。
看到这一幕他没有用二叔提醒,直接把牌子举了起来。
没让两人等多久,很快就看十几个身穿艳丽衣服的人走了出来。
不管从长相还是身高来看,都能看出来这些人不是华国人。
特别是他们身上穿着的衣服,颜色很艳丽,在不是黑就是白的衣服中特别的显眼。
看到走在最前面的两个人,马明用越南话中的爸爸喊了一声。
阮三顺一行人听到这个声音,向着马明所在的方向看过来。
看到马明和他手里的牌子,阮三顺对身后的众人说道:“这位就是小恩的丈夫。”
身后的人群中有几位是他们家的亲戚,这些人还是第一次见到马明。
听到阮三顺的话,几人好奇的往马明看来。
看到马明那帅气的长相,几人点了点头。
长的还不错,和阮琳恩很般配。
走在人群后面的阮琳恩母亲和妹妹,同样看到了前来接机的马明。
以前都是在手机上看,现在在现实中看到他,阮琳恩的母亲那是越看越满意。
那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马明看到众人出来,先给马向农介绍了一下,然后就来到人群后面,接过丈母娘和小姨子手上的东西。
马明只会说几句越南话,叫了声爸妈后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幸好,这个时候他媳妇打来了视频通话,接通后说了一下,就把手机递给丈母娘他们了。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马向农走过来小声的说道:“一共十五个人。”
“咱们的车坐的下吗?”
马向农点了点头:“没问题,能坐下。”
他们过来的时候开的是一辆大巴车,这辆大巴车是他们租借的,就是为了接他们一行人。
两人站在出站口就这么看着他们一群人给阮琳恩说话。
过了十几分钟后,手机才回到马明的手里。
阮琳恩给他说了一下,让他带着她父母上车就行了,她已经给他们说好了。
既然交代好了,那马明就不用翻译器说了,挂断视频,就带着老丈人一行人向着外面走去。
等到马明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
饭菜马国栋早已经准备好,他在镇上的饭店,包了两桌菜,慢慢的两大桌子菜,很是丰盛。
阮琳恩看到父母妹妹,高兴的不得了。
拉着父母说个不停。
幸好她还记得他们没有吃饭,说了几句就叫亲戚们坐下吃饭。
因为马明他们听不懂他们说的话,要是想给她父母说话的时候就会让阮琳恩在一旁翻译。
就这样,双方家长第一次见面还算顺利。
………
第二天早晨六点,郑飞已经吃过饭。
坐在车上等了一会,王明天骑着小毛驴赶了过来了,王明天来了没多久,范海开着车也过来了。
听到车声,李凤霞、刘大娘也从家里走出来。
离的稍微远一点的高秀莲婶子也没有等到他去叫,也从家里走了出来。
看到人都到齐了,郑飞招呼众人上车,然后启动车辆,向着三里桥驶去。
三里桥,分为三部分。
分为:前桥、中桥和后桥。
前桥一共有四十多户人家,中桥多一些,有七十多户人家。
后桥因为地理位置原因,人家不是很多,只有三十多户人家。
整个村子加起来也只有一百五十户人家。
和周围的几个村子来比,他们算是小村子。
从郑庄到前桥,要走省道,顺着省道往北走,第二个路口往左拐,拐进村道,然后直走,行驶大约十分钟左右,就到地方了。
三里桥和周围的几个村子一样,没有什么特色。
家家户户都是靠几亩地为生。
现在条件好了,很多人都出去打工,只留下一些老弱在家中种地。
来到一个往南走的路口,郑飞拐进去。
开个几百米,就来到了前桥。
在村子路口的电线杆上,郑飞看到了新贴上去的喜字。
现在已经七点,路口有很多人在端着碗吃饭。
看到他们过来,都好奇的看着车上的东西。
看到车上的锅炉,有知道的人就说这是郑飞过来了。
有些人不知道给马明家做大席的人是郑飞。
听到是郑飞做大席,一些不知道的人端着碗站起来就往家走。
他们要回去拿钱,然后去马明家随礼。
毕竟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马明结婚,怎么也要过去。
当然,他们绝对不会承认是知道郑飞做的大席才过来的。
一路上,郑飞看到村子的电线杆上都贴上了喜字。
一直贴到去马明家的路口。
郑飞减缓车速,让范海找个地方把车停下。
他开车皮卡带着锅炉开车进去。
马明家门口外面站着很多人。
男女老少,一个个面带微笑的说着话。
听到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