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技术就是力量,还有收割机第2/2段
这天夜里,斜山梁上火光冲天,山脚下一队长长的人马蜿蜒而行。剿灭这股马贼让宋友亮收获不小,虽然损失了几十头牛,但得到了三百多匹战马。另外还有一批兵器、农具、马具等物。不过,老天爷也没有让宋友亮左右逢源。不就府试的结果出来了,宋友亮果然榜上无名,不过好在宋友亮并不在意,心态倒是平和的很。
崇祯十年八月末,海阳所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海阳所的小麦全面丰收。金色的麦浪一眼望不到边,在海阳所周围形成了一望无垠的金色海洋。而海阳所,就像是这片汪洋中的满是宝藏的金银岛。连年的灾荒和歉收,海阳所人有许多年没见过这样的麦浪了,有的老农夫甚至抱着沉甸甸的麦穗先是放声大哭,再是哈哈大笑,如痴如狂。
开始收割了,整框的镰刀被发到雇工们手里,虽然头上的大太阳把大家晒得乌黑,沉重的麦穗压弯了他们的腰,但是每一个人都辛苦并快乐着,他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果实。
“让开~让开~~让开~~~”雇工们弯着腰,撅着屁股在割麦时,忽然许二多扯着公牛嗓子就是一通喊。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宋友亮骑着枣红马,由许二多牵着缰绳缓缓走来
“拜见公子~~”雇工们发自真心地向宋友亮行礼
“大家伙辛苦了~~~”宋友亮骑在马上大声喊道:”今年是个丰收年,大有年,所以为了犒劳大家伙,我决定这个月每人发两个月的工钱,另外按照你们的级别,每人赏粮三石到五石不等~~”
“多谢公子~~”雇工们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宋友亮则扭头对身后喊道:”把收割机拉上来~~~”
“遵命~~”说话的名叫岳大江,是这片田的小旗,他扬起鞭子,临空打了一响
“哞~~”一声牛叫之后,众人之间一头健壮的大牯牛拖着一个方形的木头车厢缓缓地往麦田里走来。
“这是啥玩意儿?”
“你没听公子说教收割机吗?”
“收割机是啥玩意儿?”
“收割机就是~~~你就老老实实看,说了你也不懂~~”
早在十九世纪初,有位名叫萨尔门的法国人发明了一种”收割机”。这种”收割机”实际上并不是机械,它不过是在长约60公分的木棒上安装上一排刀刃工具,仍然要用手操作——甚至可以说,它的结构犹如好几把镰刀同时握在手中一样。后来又有个叫贝尔的法国人,他模仿剪刀的原理,制造出一种用马牵引的”收割机”。结果,这种收割机跨入了”机械”的大门,但它实际上只能割而不能收庄稼。因此,确切地说,贝尔的这种机械应该称为”割机”而不算”收割机”。
美国人麦考密克在1831年造出第一台马拉收割机,这台牛拉收割机是宋友亮参考美国麦考密克马拉收割机制造的,他的形状像二轮马车,上有切割器动刀片、拨禾轮和集穗台。这台收割机需要一个人在前面赶着马,另一个人在后面操纵机器。它不仅能自动割麦子,而且能把割下的麦子自动抛向后方。跟随在收割机后面的农夫,只要从台下卸下麦子即可运回家中,它的工作效率是原来人工的六倍。
在中国,马在冷兵器时代来说是重要的军事物资,身娇肉贵,这种粗重的体力活自然由牛来担当。结果这台机器一登场,就引得无数雇工们前来围观,直把麦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怎么赶也赶不走。
经过忙碌的清点和计算,初步统计结果出来了,十二万亩普通小麦平均亩产二石,一万亩高产小麦平均亩产五石八斗,是普通小麦的近三倍。也即是说海阳所十三万亩田一共将收获小麦近三十万石。但是被马贼烧掉了八万石,现在还剩下二十万石左右
“二十万石?我的娘欸~~”宋千斤听到这个结果时,一屁股跌坐在炕头上,怎么都无法相信。宋友亮看着宋千斤不可思议地表情,笑道:”爹,你也别不信,那小麦堆得跟小山似的。不过,咱们还是按老规矩办,统统磨成小麦粉,该发饷的发饷,该存的存,该卖的卖。”
宋千斤哈哈一笑,从炕上跳起来,喊道:”友亮啊,你真是咱们宋家的福星,爹要大宴三天,好好庆祝庆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