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三年之后第2/2段
床上躺着一个面色蜡黄,头发花白的老人,她看着平日里雍容的祖母病体沉菏的样子,红了眼眶,鼻子酸涩的直冲眼睛。坐在床边,强颜欢笑的给祖母说她今天再学堂里发生的事情。可是祖母却示意三伯母和母亲把王岚拉走,免得过了病气给她。即使自己生病了,心里最为记挂的还是儿孙的身体。王岚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为了安祖母的心,她起身走了出去。上车去了学堂。
讲《论语》的时自家三叔公的第三子,在族中排行三百八十七,太长太难听的数字,所以平时都叫他作为堂三伯父,在学堂一律喊他为行夫子,此人为人端方稍有一点文人的迂腐之气,但是并不古板,方正的脸上一双眼睛很是温和,直鼻方嘴,一看就是个正直之人。
他的才学非常的棒,但是却不喜做官,中了进士之后依然回乡做了一个教书匠。主讲《论语》《中庸》。上一任主讲《论语》的夫子告老之后,家族特意让他来给高年级的女学生讲解《论语》。这是将他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之上。
高级班的学生毕业以后,都是十二,十三的小娘子,大多都到了已经可以议亲的年级。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连天下都能治了,何况是自家后院的一亩三分地。
“女郎们,我是王行,你们可以称呼我为行夫子,从今天开始,我给你们讲解《论语》,什么是《论语》呢,身为王家的一份子,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专门记载孔圣人以及他的学生的言行的一部书。我今天先讲一下孔圣人的生平吧。
圣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479年,高寿72,他名丘,字仲尼,时春秋时期鲁国取县人,时我们儒家的先贤,教书育人的千古典范,他讲学之时,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有72人,比如子贡,子路,颜回,公治长等等。好了,孔圣人的生平我大概就讲这么多,大家有个简单的了解就行了。那接下来我们就先学习第一篇。这篇文章可以理解为儒雅的君子风度,好,女郎们,先读一遍吧!”
整齐的女生读出了这千古名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闻,不亦君子乎?”行夫子很高兴:“好,很好,你们读的很好,这篇文章说了什么呢?它说的是,学习知识要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的风度吗?女郎们,把这段教义单做笔记记下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