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药王娘娘第2/4段
鲁翰文起身向凌霄敬酒,满面欢容:“如此,咱们便预祝殿下除邪祟、逐瘟神,救万民于水火,立不世之奇功!”
……
此刻寿康宫中也在摆宴,只是宾主都有些心不在焉,气氛难免沉闷。
中间小梁子几次出门跟人说话,回来之后却并未向太后禀报任何事,只是一味地凑趣说笑,劝酒劝菜。
大皇子庆王凌云心思细腻,看出太后有心事,立刻拱手施礼:“祖母,孙儿是时候该告退了。”
太后闻言有些不悦:“才来多久就要走?你媳妇和孩子们都还没怎么动筷子呢!”
庆王妃钟氏慌忙放下筷子起身行礼:“请太后恕罪。今日天寒风大,殿下的腿疾恐怕又犯了。妾身陪他早些回府可以多泡一会儿药浴,殿下或可少受些疼痛。”
太后一惊,脸色微变:“怎么,如今天寒也要犯病?怎么不早说?!”
凌云微笑摇头,一如既往地温雅:“不是因为天寒。今日觉得湿气重了些,大约是天要下雪了。祖母夜里记得多点一个火盆,免得奴才们睡沉了疏于照料,放了寒气进来。”
寿康宫宫人忙施礼道了谢,凌云便再次说声“告退”。
太后不好再挽留,忙吩咐宫人内侍好好送出去,又抱怨皇帝多事,大冷天偏要折腾他们一家人进宫。
庆王妃笑道:“皇上是惦念殿下和孩子们,殿下和妾身只有感激的。这两年殿下的腿疾好了些,自己也愿意多往宫里来走走,向皇上和太后尽尽孝心。”
太后闻言不免又是一番感慨,又拉着两个小皇孙亲近了好一会子才恋恋不舍地放了手。
庆王妃亲自搀扶了凌云出去,到门外才坐上轮椅,又由几个太监抬着下了台阶,一群人簇拥着走了。
太后立刻把小梁子叫到跟前,急问:“外头怎么说?”
小梁子噗通跪了下来,哭道:“娘娘,恐怕是真的!”
太后的眼泪立刻就下来了:“怎么会……他们是怎么打听到的?有什么消息?”
小梁子在脸上擦了一把,飞快地说道:“现在城门那边对阳城来的人查得极严,抓到以后却又并不隔离,可见这事儿跟瘟疫没多大关系。底下奴才们混出城外,侥幸找到了一家因病耽搁在驿站里的阳城客商,他们说……”
“说什么?”太后急得站起来,绕着桌子转了半圈。
小梁子顿了一顿,仰头道:“说阮大小姐跟厉王殿下在一起,并且当众宣称睿王为人不堪、厉王殿下才是上天选中的人!”
太后脚下踉跄着后退,几个宫女忙将她扶回原处坐下,就听太后又颤颤地问:“没给他们看寒儿的画像吗?他们怎么说?”
“他们没见过,”小梁子的脸色有些为难,“不过那家的小姐说,阳城书坊里有人描绘了厉王殿下的画像在卖,她觉得跟咱们画上的挺像的。”
太后按住胸口剧烈地咳嗽起来,两旁宫女不免又是一阵忙乱,兰姑姑凶巴巴地瞪了小梁子一眼。
这样的话,怎不慢慢说!
如今激动成这样,万一将来发现是一场空欢喜,还不知要如何收场呢!
这会儿太后却顾不得将来好不好收场。好容易住了咳嗽,她立刻就攥住了小梁子的手:“去,把咱们手上能用的人手都召集起来,到阳城去!”
“娘娘您冷静点吧,”小梁子抹泪道,“现在阳城已经封城了,咱们就算派了人,也进不去城啊!”
“封城,”太后果然立刻冷静了许多,“对,封城。阳城有了瘟疫了。”
小梁子吓得又跪了下来:“娘娘,瘟疫咱们也不怕的!那人若真是厉王殿下,当然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场小小瘟疫奈何不得他的!”
这句话,就连他自己都不信。
可是太后好像信了。她缓缓地呼出一口气,仰靠在椅背上:“封城了,进不去。也罢,那就在路上多安排些人迎候,等他回京的时候或许用得上。”
小梁子连连答应着,立刻就要退出去,太后却又吩咐道:“叫人,把消息散出去。”
“太后!”小梁子吓了一大跳,“这不好吧?万一……”
话未说完太后已厉声打断:“没有万一!一定是他!哀家早就知道,那小子命硬着呢!他哪有那么容易死!”
小梁子不敢再多言,委委屈屈抹着眼泪脸上擦了一把,飞快地说道:“现在城门那边对阳城来的人查得极严,抓到以后却又并不隔离,可见这事儿跟瘟疫没多大关系。底下奴才们混出城外,侥幸找到了一家因病耽搁在驿站里的阳城客商,他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