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救援的代价第2/2段
自己在以前也深受这种声音的影响,认为乌孙比着两大国缺少的只有机遇。但是乌孙在西域的这一场战争彻底将乌孙人全部打醒了,在西域前线乌孙骑兵甚至没有在匈奴人面前组织起像样的攻势,集结的战阵也被匈奴一次次的冲锋击溃。匈奴人将乌孙骑兵贵族们的头颅钉在木桩上,更有甚者将头颅抛回乌孙重新组织的军阵中。
军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涣散,大批贵族翕侯带着自己部队趁着夜晚偷偷的撤离。昆莫翁须靡在这种情况下,只得带领着自己的本部人马撤退到赤谷城附近。但匈奴的壶衍鞮单于并没有准备放过乌孙,在翁须靡撤退的途中,匈奴人在一点点的蚕食鲸吞着乌孙的土地。大量的牧民沦为奴隶,乌孙多年集攒下的牛羊粮食在被匈奴有秩序的运往漠北。就算乌孙逃过这一劫难,实力也不如从前。
想到这里午和赤看向陪同的大行张方,紧张飞快的询问着汉天子何时到场,自己何时可以递交国书,看着眼前紧张的午和赤张方不紧不慢的抚慰着。并告知午和赤天子马上就会来到,请耐心等待。
刘询和霍光站在清凉殿入口处的屏风后,耐心的站立着。并没有走进去的打算,刘询知道这是汉匈争霸的转折点,至此之后匈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在这场比赛的后半段,得益最多的并不是汉室。而是乌桓,月氏,乌孙等部。大汉出人出钱反倒是得利最少,乌孙后期同意的条件到后来全部反悔。所以夷狄之话不可信,更何况从居延回来的信使的汇报中,刘询才明白是乌孙先行攻击匈奴日逐王先贤禅的。要说其中没有阴谋,鬼都不信。
匈奴对于今日之汉室已经没有任何大的威胁了,现在就解决匈奴并不符合汉室的利益。如果没有匈奴将士们如何立功授奖,大汉从哪里获得源源不断的奴隶,商人们如何将多余的物品售卖,征服西域又靠什么借口。这种种问题都需要解决,汉朝和先秦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古典国家主义和先军政治。所有九卿官员都有从军的经历,就连刘询身后的霍光都有担任奉车都尉的经历。甚至未来开发河西,辽东都需要战争为借口,让国内所有势力让步。
所以现在还不是匈奴倒下的最好时机,甚至刘询准备让匈奴在乌孙身上好好的恢复一波元气…………………………………………………………………………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