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争锋相对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哈哈……好,几位请一起到我庄上饮酒叙谈!不知几位意下如何?”张飞哈哈大笑,连声问道。

  “敢不从命!”张振此时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大耳贼的忽悠功夫可非同一般,可不能便宜了他。

  “如此,关某就叨扰半日!”关羽手抚长髯,出声应道。

  “请!”颜良,文丑见张振使了一个眼色,也是点头应道。

  ......

  张飞庄园。

  客厅内,几人相对席地而座。

  张飞粗狂的笑声,显示出他热情好客:“哈哈哈,今天能遇到几位,应该好好庆祝一下。”

  此时一老仆端着一壶水酒,一大盆猪肉,几碟下酒菜进来。

  “来来来,哈哈,正所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嗯?这点哪够啊!拿缸来。”

  老仆吓得一哆嗦,急忙应道:“是,姥爷。”

  不得不说刘备有一双贼亮的眼睛,自从进入庄园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关羽:“云长,如今黄巾作乱,云长勇力过人,为何不投军报效国家?”

  特么的,看来这刘大耳开启了忽悠模式。

  关羽颇是尴尬:“哦?投军,这...!”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自己之前杀了恶霸,若是去投军,不会自投罗网吗?

  张振看出关羽的尴尬,言道:“呵呵,那刘兄为何不去投军?看刘兄也不是泛泛之辈。”

  “额!备只是报效无门...。”刘备被张振逼迫得哑口无言。

  “堂堂七尺男儿,持一柄三尺青锋,便足矣!什么报效无门,无稽之谈。”

  “哦?额!”张飞见刘备窘境,忙想转移话题,正好看见关羽面前的一包竹简,于是问道,“这是什么啊?”

  关羽小心的抚摸包袱,道:“《春秋》!春秋大义,何时何地也不能忘。”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则是一种“大义史观”,即认为历史中存在着“大义”,而且这个“大义”才是历史的核心。

  “春秋大义”。关公关云长后来封神,成为义的化身,生前有一个标志动作就是,夜观《春秋》”。忠义无双,说的就是关二爷。

  要让关羽投降,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张振也知道这点,所以才在桃园结义之前改变历史,不然以后也只有痛下杀手。

  张飞被搞得有点晕,完全接不上关羽的话,语塞:“呃?”

  刘备不愧是跟郑玄、卢植学习过几天,还是有点墨水:“朝廷若知春秋大义,这场战乱就可以避免,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尽快平息战乱。”

  “这还不容易,咱们那一起去投军。”张飞这智商,刚刚还想转移话题,这就又扯上了。

  “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支仁义之师,另辟救国之路,岂不更好。目下正值乱世,乱世则必出英雄,像你们几位这样的英雄,正是用武之时,何必非要屈身受制于他人?岂不闻: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耶?现今黄巾造反,天下响应,朝廷诏令各州郡自募乡勇守备。是因力不能及,兵匮将乏,且有宦党掣肘之故,然而如此一来呢,必将造成地方豪强割据之势,黄巾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还尚未可尽知也!”刘备的小心思张飞怎么能知道,张振可是很清楚,刘大耳幼时,便说过“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可见其野心。

  “还另辟救国之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张振实在看不下去了,“刘兄这话可不能谁便说出来,谁知道你是不是仁义之师,况且你还是白身,如此作为,实乃冒天下之大不违。”

  关羽点头应道:“恩!”

  “啊!”张飞被张振的话给惊住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