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贤后张嫣第1/2段
这两天因为个人一些原因导致无法静下心来写作,在这里给大家道个歉,今后则是正常更新。
在这里也谢谢,这两天一直不离不弃跟随我的书迷们。
“正听说福建一地有一种作物叫做番薯从海外传进来,产量极大。如果可以了,10月份之前尽量把地种上”。
“至于至于种子的银两,我会让人给送来的”。
朱由校看着几千亩荒废的土地,轻声地对李福民说道。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一般后世学者普遍认为,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由多年在吕宋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1593年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
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陛下所说番薯之事内臣也知晓一些,只是如今番薯已经过了播种季节,就算强行播种,也无法成长………”。
李福民小心翼翼的看着朱由校,生怕自己所说的话犯了忌讳。
毕竟皇帝说了要种番薯,按照一般内侍的做法自然是顺从皇帝的意思,直接种上番薯,管它生长不生长。
只是李福明到底是读过书的人,身上有那股文人的倔强,不想随波逐流溜须拍马。这也是李福民进宫以来,为何还是一名小小的内侍。
至于皇帝为什么不知道农作物的生长时间,自然是因为皇帝需要处理的是国家大事,而不是这一些小小的农作物,李福民心中暗想。
朱由校听了李福民的话后也是一副懊恼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在心里。毕竟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无知是一件让人很失面子的事情,尤其是自己还是一名皇帝,在自己的一名属下面前的时候。
不过朱由校如果知道李福明心中的想法的话,一定会恨不得抱上去亲两口。
对于领导所犯的常识性错误,不去正面批评,而是想办法让这种错误变得有所解释。
“陛下,如今正是小麦播种的季节,不如我们将此地种上小麦”。
正所谓指出了错误,那就要想办法找一个台阶出来,让领导搞下台。
李福民虽然不溜须拍马,趋炎附势,但是对于一些人情世故还是有所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