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休息第1/3段
洛韵秋母亲蒋桂英早就在门口等着,见陈川走近,赶忙迎了上来:“小川,累了吧?快进屋坐。”
“姐夫,喝茶!”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拿着个杯子走上来递茶水。
陈川接过:“你就是明涛吧?”
陈川知道洛韵秋有一个弟弟叫洛明涛,还有一个妹妹叫洛韵怡。
“嗯!”
“今年考第一了没?”陈川问道。
洛明涛点头:“嗯,第一。”
洛思远说道:“他们三姐妹这成绩从来不用我操心,也怪我们没能力,儿女都好。”
“叔,其实你们已经很不容易了,送韵秋他们三人读书,就靠家里这点地。”陈川知道,这种事确实怪不了人,总不能每个人都是能人。
蒋桂英说道:“外面冷,进屋坐吧!”
洛家的房子是土房子,盖着青瓦,原本应该是两个房间外加一个堂屋,后来扩建了两个房间和一个厨房出来。
最终形成中间是堂屋,两侧各有两间房子,后面一个厨房。
但扩建出来的房子有点“草率”,应该是他们家自己做的,没请人。
新建地房子屋顶是树皮遮盖,土砖做得也不好,很多地方漏风,后来有用泥巴搅合着切碎地稻草把墙刷了一遍,窗户倒是做了,一看就是自己钉出来的,有点歪歪扭扭,玻璃肯定用不上,就用油纸糊上一层。
地面都是用木锤把土给夯实,有的地方因为时间太长已经不平整。
厨房也差不多,家里烧的柴火都是“茅柴”,也就是很小的杂树,这种柴烧起来很多灰尘,就跟烧树叶一样,随便一动就灰尘漫天飞。
不过现在农村都差不多,大家都烧柴火,大的树木不准随便砍,他们也舍不得烧,只能少山上灌木、杂树。
不像后来,大家都用液化气或煤球,柴火没几个人烧,现在烧的这种柴火给人都不要,嫌灰尘太大。
洛韵秋拿出自己的稿费交给蒋桂英:“妈,陈川把我的文章投给杂志社,有一篇过稿了,这是稿费,三十块钱。”
还有六块钱洛韵秋自己拿去买毛线了,她想给陈家人都织一条围巾,本来还想给陈川父母买衣服的,但被陈川给拦住了。
洛家的情况陈川清楚,这三十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钱。
蒋桂英看到那三十块钱有点愣住了:“这……这么多啊?”
陈川说道:“阿姨,以后要是韵秋把文章写好了,稿费会更多。”
“小川,这还是多亏你了。”蒋桂英心里还是很感激陈家的,也觉得自己女儿嫁去陈家不亏。
一开始,洛思远和蒋桂英两人确实冲着彩礼去的,他们也觉得对不起大女儿洛韵秋。
但跟陈家人相处一天,看了陈家有店铺有养殖场,陈川有能力,陈家父母也很客气,就他们这种农村夫妇的见识来说,女儿能嫁到这样的家庭已经是烧高香了。
一阵客套后,洛韵秋的妹妹洛韵怡回来了,吃过饭就已经天黑。
洛家的灯泡是5瓦的,看不太清,也没有其他电器,烤烤火、聊聊天时间就过了。
&ems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