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5月27日拂晓,在湖南北部水网密布的洞庭湖地区,日军战役总指挥横山勇发出进攻的指令。

  此次日军的进攻兵力高达八个师团又一个旅团,总兵力36万人,在战力上拥有前所未有的绝对优势。在横山勇的军事指挥生涯中,这还是他第一次指挥如此强大的进攻兵团。日军的战役计划胃口大得惊人,国军方面严重估计不足,认为此次战役充其量是个第四次长沙会战。事实上横山勇的目光早已越过长沙,在他眼中,长沙早已是囊中之物,这一点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这次日军进攻兵团的作战纵深,按计划应该延伸到衡阳以南,其中包括占领衡阳。因此,横山勇在兵力优势及作战规模上,都早已超越了薛岳“天炉战法”的架构。

  按照横山勇的战役计划,由齐装满员的五个师团组成的一线兵团分三路同时发起攻击。左路兵团由第3、第13师团组成,从崇阳出发,沿湘赣边界的山岳地带向南攻击,大迂回长沙的东南方,先攻占浏阳,再包抄长沙后侧。其目的是将薛岳的外线兵团兜进圈内,同时也能阻击江西的国军部队跨境支援第九战区。更阴险的是,左路兵团后面还跟着由27师团组成的第二梯队,这支第二梯队与攻击部队沿同一路线出发,两军相隔仅一天的路程。

  中路兵团由第68、第116师团组成,沿粤汉铁路南下,从岳阳地区突破国军20军正面防线,直扑长沙。中路兵团的后方也跟着第二梯队,由第58、34师团组成。

  横山勇在中线摆上如此众多的兵力,是隐藏着重大战略意图的。正如蔡继刚所料,横山勇决定在日军包围长沙的同时,对衡阳也进行远距离奔袭,趁国军全力保卫长沙时,出其不意一举攻占衡阳。

  右路兵团的成分比较杂,是由第40师团、独立步兵106联队、独立混成第17旅团、独立第5旅团、海军舰队和海军陆战队组成,任务是从洞庭湖区的南县出发,沿湘江西岸的河网丘陵地带向南攻击,从侧后方突袭长沙城的制高点——岳麓山阵地。右路兵团的战术价值是把薛岳的左翼外线兵团兜入圈内,同时也可阻击常德方向的国军驰援。

  横山勇不愧是将才,他对得起领章上的两颗金星,在排兵布阵、组织规模空前的大进攻同时,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欺骗行动,他通过传递假情报等手段,有意透露出日军的作战目标,是沿着长江西进,进攻重庆,或是准备再度进攻常德。这一战略欺骗行动基本达到了目的,重庆国民**一时难辨真伪,不得不加以重视。蒋介石特地将精锐的卫戍部队放在第六战区,作为保卫重庆的生力军,因而在兵力上没有全力支持第九战区的部队。此举正中横山勇下怀,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5月27日拂晓,日军强大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36万如狼似虎的日本军人以坦克、机械化部队、骑兵部队为前锋,在空中大编队机群掩护下,组成多路突击兵团如洪水般在湖南境内展开。

  战幕一旦拉开,连上帝也无法阻止,第九战区的中国军队将要陷入灭顶之灾。

  蔡继刚按照薛岳的指派留在长沙的第4军督战,第九战区长官部已在两天以前转移到长沙以南二百公里的耒阳,战区参谋长赵子立率特务营留在长沙,准备指挥守城战斗。

  这时蔡继刚正在岳麓山湖南大学校长室内听人吵架。吵架的人是参谋长赵子立、第4军军长张德能和战区炮兵指挥官王若卿,吵架的原因是谁当守城主帅的问题。这件事得怨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他撤离长沙时指定这三人负责守城,却没有指定三人中谁是主帅,结果三个人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有资格当主帅。

  三个人若按军衔比,赵子立和张德能是中将,王若卿是少将,这么一比,王若卿只好不吭声了。若按职务和作用比,就不太好比了。赵子立是战区参谋长,算是战区长官,比起张德能这个中将军长来,职务当然是高一些。可张德能也有当主帅的理由:长沙城主要由第4军防守,城里的主要兵力都来自第4军,你赵子立虽然贵为战区参谋长,但眼下你手里只有一个特务营,凭什么指挥我?而王若卿的理由好像也很有说服力,没有我的炮兵做火力骨干,你们拿什么守城?拿机枪手**吗?

  蔡继刚是外来户,帮着谁都不好,只好和稀泥,最后决定三人商量着来。看来这场架算是白吵了,既然是商量着来,那就意味着谁说了也不算,蔡继刚心说,吵了半天,事情又回到原点上,早知如此,还吵什么架呢?

  见吵架的事已尘埃落定,蔡继刚便提议去岳麓山上的炮阵地看看,那三人都同意,于是一起爬上岳麓山。

  与长沙城隔湘江相望的岳麓山其实是座小山,其主峰标高才海拔300.8米,它周围绵延分布着凤凰山、天马山、桃花岭等九个小山头,南北朝时的道人徐灵期在《南岳记》里写道:“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紧邻古城长沙的这座名山,拥有中国当时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北宋时期的岳麓书院。

  蔡继刚很熟悉这座书院,战前因工作关系,他常来长沙,每到长沙都要去岳麓书院看看。他喜欢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不过他对“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名联很不以为然,认为古代楚人大有自吹自擂之嫌,偌大一个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怎能是“惟楚有材”呢?

  这一路上历代留下的文化遗迹遍布其间,以晋初麓山寺、隋舍利塔、唐李邕麓山寺碑、明云麓宫、清爱晚亭最为著名。这个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荟萃之地,因其横亘于长沙市区西面,对长沙城具有瞰制的地形地势,使其成为守卫长沙极为重要的军事制高点,夺取长沙,必先夺取岳麓山。

  一想到这座文化名山、千年古迹马上要陷于战火之中,蔡继刚心里一阵难过,也不知战火过后,这些千年古迹是否还会存在?

  炮兵旅的80门大炮摆在岳麓山顶的炮阵地上,蔡继刚以内行的眼光仔细观察这些火炮。火炮的种类只有三种,有德国克虏伯军火公司生产的“卜福斯”75毫米山炮和少量的150毫米**炮,更多的是俄国造76.2毫米野战炮。蔡继刚辨认着炮管上的出厂日期,上面隐约可见1914年的字样,他苦笑道:“天呐,一战时的火炮,八成是从苏联的历史博物馆里拉来的。”

  赵子立哼了一声:“要饭吃就不能嫌饭馊,人家俄国人能给就不错了,他们自己还指望美国《租借法案》的物资呢,这几门旧炮算是给盟友意思意思,多牵制一些日军,为他们的远东边境减轻些压力。你再到那边看看,还有1898年出厂的呢,19世纪的老古董。”

  蔡继刚知道,这批俄制野战炮是1941年苏联支援的,一共200门,国军用这批火炮补充装备了七个炮兵团,对于拥有三百多万陆军的中国军队而言,这点火炮显然微不足道。没办法,自从1938年7月,德国在日德盟约的限制下,军事顾问团离华,国军获得德造武器的大门被完全封死,作为国军主力炮种的德造“卜福斯”山炮在战争中日益损耗,又没有途径得到补充,打坏一门少一门。到了抗战中期,笨重的俄制野战炮算是救了急,成了国军炮兵部队的香饽饽。至于美国的《租借法案》物资,中国分到的配额极少,美国的武器主要拿去装备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了,第九战区别说是吃肉,就是连汤也没的喝。毕竟在美国人眼里,中国战区的作用只是牵制100万的日本陆军,对战争的进程并不起决定作用,他们最关注的还是欧洲和太平洋战区。

  俄国一战时期的火炮,炮身极重,平地行军就需要六匹马牵引,遇到上坡时则需要八匹马,这么笨重的玩意儿实在不适合现代化战争。好在这种炮的射程还比较令人满意,对于缺乏火炮的中国战场,俄制野战炮逐渐取代了日益损耗的“卜福斯”山炮。

  见蔡继刚在看炮,王若卿走过来笑道:“云鹤老弟,你还喜欢炮?”

  蔡继刚说:“是个军人就没有不喜欢炮的,战争之神嘛,要是这玩意儿多些,我们的步兵伤亡就会少许多。若卿兄,附近目标的射击诸元都标定好了吗?”

  王若卿吃了一惊:“老弟,行家呀,你一个步兵出身的人还知道标定射击诸元?”

  蔡继刚回答:“按西方国家军校的标准,步兵军官必须懂得炮兵知识,否则无法进行步炮配合。”

  “哦,想起来了,你上的是美国军校,难怪懂得多。你不是问射击诸元吗?是这样,第二次长沙会战以后,我亲自带着几个测绘军官,对长沙周围进行了测绘,把长沙近郊和城内可称为标志的建筑物,详细加以测量,制成二万五千分之一的标点图。到第三次长沙会战时,我们的炮兵914年的字样,他苦笑道:“天呐,一战时的火炮,八成是从苏联的历史博物馆里拉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