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黄巾残军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赵逸让陈氏不要担心,自己定会平安归来。说话的时候陈氏从屋内拿出一个打磨光滑的小铜镜,嘱咐赵逸:“逸儿,这铜镜你贴身放在胸口,关键时候能救你一命。”

  陈氏这个举动让赵逸脑中灵光闪现,若是在将领的胸口都配备一个护心镜,日后行军打仗必定会极大的减少伤亡。

  第二天清晨,洛阳南门兵士已经集结待发,大将军何进亲自出城相送。在震天的鼓声内,赵逸与朱儁率军南进。

  赵逸与朱儁并骑而行,身后则是跟了浩浩荡荡的三万兵士。朱儁询问赵逸一句:“伯来如何看待赵弘贼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竟然召集了数万人,拉队伍的力量实在是太可怕了。

  “与之交过手,才能明白对方战力。”赵逸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推测。

  同行的朝廷将领却毫不在意:“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有什么值得忧虑的。”

  赵逸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并没有反驳什么。因为这将领说的很对,其实张角所领导的黄巾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是就是这群乌合之众,差点打下东汉皇朝半壁江山。

  朱儁斥责这将领一声:“不可轻敌,我昨日已经看过宛城奏报,奏章所说,这伙黄巾军凶猛强悍,宛城守军与之交战不过两个时辰就被尽数歼灭,城内的百姓却安然无恙。黄巾军并没有动百姓分毫。”

  从朱儁的话内可以听出,这就算是一伙乌合之众,也是有些战斗力的乌合之众。此时孙坚与刘备等人已经回到各自故乡。朱儁手下没有孙坚等将,斩杀敌军,让朱儁心中没有底气。

  赵逸手下精锐皆跟随刘备回到幽州,此时手中只剩下高顺所率的二百亲卫,不过赵逸的脸上却没有丝毫惊慌之色,还是如同原来般云淡风轻。

  “朱将军不要担心,此贼不足惧也。”赵逸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赵弘以为张角报仇号召黄巾余孽,但是所行之事却不是为张角报仇,而是为了占地盘。我大汉皇朝地大物博,就算被赵弘占领了宛城周围郡县,也不足为惧。”此时黄巾军攻势虽猛,但是却忽略了潜在的危机,占领宛城周围,但是也处在了朝廷郡县守军的包围之下。

  赵弘不过是借着给张角报仇这个由头侵占土地罢了,所以说黄巾军残部帮助赵弘的并没有多少。

  赵逸担心的是赵弘率部直逼京城,宛城距离洛阳并没有多远,且其中并没有可以扼守的咽喉要地。若是赵弘长驱直入,必定有不少黄巾军与孤注一掷的百姓与流民相助。

  若是直逼京城给张角报仇这口号可谓名正言顺,张角三兄弟以往的旧属,绝对会不遗余力的帮赵弘。若只是抢占地盘,众位黄巾军依附,也不过是在赵弘手下做个小头目。若是进攻京城就不同了,若是能一举拿下京城,杀了皇帝,必定会使得天下大乱。那时候这些黄巾残余可就不是小头目了,凭着手中的兵力,他们完全可以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赵弘所部锋芒太盛,宛城周围郡县守军,摄于此时黄巾军士气正盛不敢主动进攻。但是这个局势会在我们到了宛城后发生转变,虽然没有动手攻打宛城,但是赵弘已经注定必败无疑。”赵逸信心十足的说道。

  当日在广宗五万官军就敢和张角十五万大军对抗,此时官军与黄巾军人数相若,赵逸自然不会惧怕。

  朱儁倒不是因为惧怕,只是有些担心:“伯来,张角伏诛不过一月,赵弘竟然就能拉拢数万黄巾残余,我只是担心剿灭了赵弘,会不会再出现别的叛军。”

  赵逸肯定的说:“会,自从黄巾起义后,大汉王朝就不会再平静了。张角虽然起义失败,但是却已经把反抗的火苗种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此时官府**,加之天灾连年。一些走投无路的百姓只能孤注一掷。这叫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我们一生或许都要在征战中度过。”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是有领头人做了第一个,就会有人做第二个、第三个,生生不息。

  “那可有解决办法?”朱儁询问赵逸一句。

  赵逸摇了摇头,暗说大厦将倾。“在这种混乱年代只有两种人,兵士和百姓,我们只能做好自己本分之事。”

  大军南行五十里,就看到了不少的流民。赵逸暗说朝廷的奏报来的太慢。通讯不方便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有多少事情就是因为情报迟到致使战机付诸东流的。

  “将军,前面有流民躺在路边挡住去路。该如何处理?”

  小提示:按回车[]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读窃国,请记好我们的地址:,下载窃国请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