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良师第2/3段
听他如此言语我顿觉有些异样,其实当初他吩咐我写下一篇伐蜀方略时我就有些狐疑,这安排显然是有的放矢,摆明了是冲着我的强项来的,而方才他又说自己“所料不错”,更加证明他早就知晓我对兵法有所涉猎了,但此前我与袁大人从未谋面啊,他又是如何得知这一切的呢?
不过转念一想我也就释然了,这袁老头虽然行事古怪,但毕竟是友非敌,就算真通过什么手段摸清了我的底细,对我来说也是有益无害,我又何必庸人自扰呢。
于是我将注意力重新投向了眼前的方略,沉吟道:
“实不相瞒,在下前几日写下方略时也曾有过疑虑,大人若想考验于我,为何不选北齐,不选南唐,偏偏要在下拟一份伐蜀方略呢?要知道,蜀国近些年偏安一隅,并非是大魏假想之敌呀,莫非.....莫非大魏近期要对蜀国用兵了么?”
袁大人捻须而笑,点了点头道:
“嗯,你所想不错,此事兵部确实已经在议了,不过老夫毕竟不在兵部,也不甚清楚详情。怎么,你对此事也有看法?”
我原本也只不过是猜测,这会儿听袁大人亲口承认之后后顿时吃了一惊,赶忙将心中所思所想和盘托出。
“当今天下,四国并立,我大魏虽说雄踞中原,国力日盛,但依旧还就是强敌环伺的局面。南唐积弱,不提也罢了,可北齐却依旧军力强盛,近年来两国在边境上更是摩擦不断。此番贸然攻伐蜀国,恐怕会腹背受敌,犯了与前朝相同的错误啊!”
袁大人听罢微微额首,淡淡道:
“嗯,言之有理,不过眼下局势有变,北齐不再是问题了。”
“什么?大人何出此言呐?”
“数月前北齐曾遣使而来,提出与大魏议和的意愿,后来二殿下亲自出面谈判,最终两国顺利签下了盟约,大魏归还了先前所占领的清河一带土地,而北齐则表示愿意双帝并尊,往后十年间每年向大魏进贡岁币五十万两,效仿昔年秦晋之盟,与大魏永世修好。”
北齐竟然主动求和了?这实在是有些出乎于我的意料之外,我不禁有些怀疑,问道:
“唔.......为何北齐会突然要求和谈?会不会是假意言和,实则伺机待发?”
袁大人摇头道:
“不像,前几日北齐皇帝的幼子已然到了安邑城,若是假意言和,不会送来质子。况且骠骑将军韩立的副手也跟着回京述职了,据他所言,北齐确实有意裁撤了部分边军,以表言和诚意。至于为何北齐皇帝急于想要和谈么,你自己猜猜吧。”
我沉吟片刻,略微理了理个中关节,回答道:
“这些年虽说大魏步步紧逼,但始终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若说只因为大魏国力日盛,北齐便畏惧求和,实在不符合他们一直以来的风格,既非外患.......那便是北齐朝中出了问题!”
袁大人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嗯,很聪明,北齐地处燕赵,是当年楚王朝的龙兴之地,因此豪阀林立,名门望族数不胜数。即便后来楚王朝土崩瓦解,但个中关系依旧是盘庚错节。昔年北齐李氏之所以能迅速立国之,也正是因为这些豪阀的极力拥护。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门阀家族到了如今已然成为了跗骨之蛆,隐隐有尾大不掉之势。有这变,北齐不再是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