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星辰俱明 第六十五章 默契使然第2/4段
如今物是人非,那个曾经领着孩子们温文尔雅的年轻人后来成为了冷面无私的裁决王。再后来,又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弑君者。
那个如兄如父的男人离开时残酷的眼神,让迪亚高至今无法释怀。
人长大以后,为什么就会出现那么多令人难过的变化呢?
亚特兰蒂斯地处大陆的中央,势力范围从两河环绕的冲击平原往外蔓延。从整个地图上宏观来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由阿瓦隆东方常年盛开着雪莲的高原上,汹涌的泰文泰斯江在遇到被称之为圣剑山的时候被一分为二,两条河流将一块丰饶的平原围住又在下流会和,最终在大陆的西南方融入海洋。
这是大陆的母亲河,其长度远超人们的想象。两河流域的江水钟灵毓秀,总不是湍急焦躁的样子,这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整座大陆最为核心的地带,谁占据了这块广袤丰饶的平原,谁就是这片大陆的主人。
几十万年来,自从古精灵入主此地,这里就是文化与经济的中心,见证了王权更迭、帝国覆灭这些所有的美好与污秽,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都在诉说着承载时光的沧桑。
所以平原两岸自然就是亚特兰蒂斯最重要的地带,以此为最核心的区域都由帝王直接统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发达的魔法研究都让安努王室真的如同太阳般光照万世。
在此之外,便是外围一圈的中部地带,这些地方多为丘陵与平原交错坐落,少有高山。因为各自特殊的风貌,所以其中资源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而其中最丰饶的近十块领地被曾经的柱国家族瓜分,当然到了现在也只剩下了四个柱国家族仍然存在,并且领地也已经变小了不少。
但即便如此,柱国之姓依然礼同亲王,在其他皇室贵族不得出任高级职务的情况下,四位柱国就可以算是这个帝国中除了帝王之外最有权柄的人了。并且根据某些传闻,柱国的家主除非突然战死,那么历来都会是宗师水平,能做到这个程度的家族屈指可数,就连久负盛名的不死鸟也难以做到。而除了柱国们,八方镇塔也身处这一地带。
而再向外看去,便是纷乱的帝国外围了,其实硬要说起来,这些外部地区其实还要比中部地带更为肥沃一些——假如单纯以地势或历史残存的资料来看的话。
如果在某场战役的烈度中,战死了超过两位以上的圣人,那么有很大的概率当地的地貌会被长久深刻的影响。比如杜姆戈壁、黑崖林,这些酷烈而违反地质学常理的存在就是战争给大地留下的创伤。
当然了,哪怕是圣人的死亡,对于大陆真正的伤害依然可以算是微乎其微,在两名巫妖和三名圣人共同战死的黑崖林受到影响的范围也不过是方圆几百里,想要形成杜姆沙漠那样的空腔本身还有人们不懂得节制而只晓得索取的原因,在无形中助纣为虐所以才会变得如此贫瘠。
在帝国的外围地带,因为常有战争或者小规模的摩擦,所以百姓可以说居住的并不安稳,久而久之有能力的人就会尽量往中部迁移这才造成了好像帝国的外部地区都是饿殍千里民不聊生的刻板印象。
在外部最出名的就是北方长城与南方神殿了,虽然长城其实算是靠近帝国的西北部,神殿在帝国的东南部,但是这些并不影响它们被冠以一方魁首的名头。
翻阅所有的史书,其实都会觉得亚特莱蒂斯在千年国祚中都算是欣欣向荣的,所有的巨大损失也都是因为大势所趋也有迹可循。
但现在突然出现了这样复杂的情况当然会让不食人间烟火的帝王和只能奋力讨生的平民感到奇怪。
只是既然有所谓的中流砥柱就是说明自古以来有那么一群人,同时承担着来自上与下的压力,看到的视野最广泛但是位置却有些许尴尬。
他们往往看的透彻。
虽然可能也不会明白其中具体的关节,但是世间所有的暗流涌动都要经过他们的脚踝,而太阳升温吹动的风也会扬起他们的头发。
那些在大人与平民们看来的突兀情形,他们都已经在日常的活动中亲身经历过了,所以对于很多即将发生的事情,他们会比绝大寻常人有更敏锐的嗅觉。
不过,肉食者鄙这句话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表达出了一种深沉的无奈,大人物们又何尝不是被束之高阁蒙住了双眼。
所以千年以来,所有的高塔塔主和海神教宗都会隐藏身份和相貌行走天下,为的,就可以靠近天下苍生的疾苦,而不至于颐指气使做出些混账事。
塔瓦西斯从未觉得高塔如此空旷,幽暗的房间中魔法水晶外围了,其实硬要说起来,这些外部地区其实还要比中部地带更为肥沃一些——假如单纯以地势或历史残存的资料来看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