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鲁桓公丧命齐国(二)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满朝大臣个个大惊失色,大家都明白了:一定是齐襄公与文姜丑事败露,为杀人灭口才设计杀死了鲁桓公的。

  大夫申糯打开沉默僵局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眼前之事,且扶世子姬同主张丧事,候丧车到时,行即位礼。这是势在必行的。当前先把这必行之事落实了,在说其他。”

  公子庆父是鲁桓公的庶长子,得知父君被害痛心疾首、振臂疾呼:“他齐君兄妹乱来无礼,祸及君父。我请戎车三百乘,讨罪齐君!我要与老贼拼个你死我活!”

  大夫申糯犹豫不决,私下里问谋士施怕说:“我们可以以这样理由讨伐齐国吗?”

  施伯摇头:“这毕竟是难以启齿的事,说出去不仅是对齐国不利,对我鲁国也不是光彩的事情。况且现今是鲁弱齐强,讨伐齐国我鲁国没有胜算的把握,反而彰显了鲁国之丑。对于报仇之事不如先忍耐一时。先从追究国君在车上的死因开始,使齐国国君杀了公子姜彭生,以此来向各国诸侯交代,齐襄公一定采纳听从。”

  大夫申糯觉得施伯之言可行,就把申糯的话说给公子姬庆父。姬庆父也觉得在理,自己三百兵车战不过齐国,兵败不说,齐国也会因此在不受自责。于是平息肝火,让施伯草成国书一封。世子姬同居丧不说,鲁国便派出名大夫赴齐,致书迎丧。

  齐襄公知道事情闹大了,不知道鲁国会如何应对,他甚至开始调兵遣将,做好了迎战鲁国的准备。见鲁国来使提交国书,急忙拆开细读。见鲁国国书中大致是说:

  我鲁国国君奉天子之命,来齐国议大婚之事。现今去齐而不归,鲁国乃至各国皆议论纷纷,都是因为我国君死于车中的原因。如果无所归咎,齐国就要蒙受无法、无德之耻辱并遍传于诸候,速请追究公子姜彭生之罪,以正周法。

  齐襄公读罢心里坦然了许多。心想:鲁国这等要求却也好办,杀一个彭生了却此事,倒也不难。即派人召彭生入宫。

  公子姜彭生自以为完成了国君密令而有功,心想齐襄公召见自己一定是对自己大加赏赐,所以趾高气扬地入宫。一脚跨进朝堂就觉得气氛不对劲。朝堂上大臣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鲁国的使臣也站立一边,目光中充满敌视。刚要问国君为什么叫自己来,就见齐襄公大发雷霆。

  齐襄公骂道:“大胆彭生!寡人与鲁国国君饮酒,命你扶持上车精心呵护,你为什么不小心服侍,让鲁国国君暴死于车上?你知道鲁桓公是谁吗?那是我的亲妹夫,你当死罪难辞!”

  姜彭生见齐襄公责怪这事,以为是齐襄公无非是在鲁国使臣面前推卸责任而已,最后还是要为自己找个下台阶的理由,所以并不在意。见齐襄公不给自己说话机会,也没有着急。

  不过,他见齐襄公的表现不对劲,只见齐襄公骂着骂着竟然也动了情,声泪俱下。心里想你姜诸儿还挺会表演的,快说说怎么个开脱吧。这个姜彭生的确低估眼下的形势了。

  一阵大骂数落之后,齐襄公不仅没有给姜彭生开脱却喝令左右:“来人,把姜彭生给我拿下!推出斩首,以雪寡人心头之恨!”

  此时的姜彭生可是如梦初醒啊,他做梦都没想到啊,你一国之君密令我杀人,不计我功劳还真地要我命,哪有这等道理!我姜彭生也是和你一父兄弟,无论如何你也不该杀了我啊。

  姜彭生开始求救大呼:“主公不可杀我!不可杀我!”

  被绑了的公子彭生见齐襄公斩钉截铁地挥了挥手,几个刽子手用力推着自己。姜彭生知道小命难保,再没有生存希望了,就转而破口大骂。

  “姜诸儿你个昏君!是你淫妹而杀夫,是你密令我杀死鲁国国君的,有罪都是你无道昏君所为!今天你抓我做你的替罪羔羊,我死不瞑目!我做鬼必为妖孽,来讨你的性命!姜诸儿你这个没人性的东西,我死了也饶不了你这恶棍!”

  齐襄公命令塞上姜彭生的口。即刻正法!然而姜彭生的话在朝堂上声嘶力竭喊出来的,齐国朝廷大臣与鲁国使臣听得真真切切。齐襄公坐在朝堂之上,禁不住面红耳赤。嘴里无力地骂道:“这个混蛋,满嘴胡言……!”

  齐国朝廷杀了姜彭生,送走了鲁国一干人。

  齐襄公算是迎来一点清静。一面就想起鲁桓公来齐国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提亲的事来。周王之女要嫁给他齐襄公。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周王之女不可推脱,于是派人前往周王室处谢婚,并订婚期。心里却放不下文姜,于是又暗地里派心腹挽留文姜。

  鲁大夫申糯与世子姬同出城郊跪迎自齐远途回归的鲁桓公灵柩。申糯主持姬同在鲁桓公灵前行丧礼而后嗣位,号为鲁庄公。

  公元前694年,也是周庄王三年。鲁庄公继位,次年为元年。

  鲁国进入了鲁桓公后时期。大夫申糯、撷(xié)孙生、公子姬溺(nì)、公子姬恒、曹沫一班文武,重整朝纲。姬同的庶兄公子姬庆父、庶弟公子姬于牙、嫡弟姬季友俱参国政。申糯推荐施伯有才华,姬同便拜施伯为上士大夫之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