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大雪第2/3段
这样的天气怕是要持续几日,又近过年,窑洞里昨儿就给了假,临时盖了一个棚子遮挡着风雪。就是家里请的王大娘,过了今日也要结算工钱回家准备过年去了。就剩个李志存还有两日的工,若明日雪停,正好做完。
一家人商量着过年要备下的东西,因今年又多了郭家这一门亲家,虽然郭如意未过门,但年节时下也该走一走。
春归这待嫁之身不方便到处跑,蔡氏又是大了肚子的,思来想去,到时便由祁佑跟知行带着几个孩子过去拜个年。
说到郭家,知行倒是想起了什么:“前些日子如意带话来,褚家两兄弟年前也要从京都回来了。”
褚家兄弟如今在京都也教养了一批人手,都是善制手绘瓷器的好手,说是要一块儿带下来。
祁佑闻言点了头:“我本也要催一催,没想到动作还算快。”
这两县只有春归有这门手艺,手绘瓷器不比寻常东西,会作画的不一定能在瓷器上勾勾画画,能在瓷器上下笔的又不一定画得好。但春归到底快嫁人了,不好出去走这几趟,私心里,祁佑也不乐意叫她再进窑洞受那份罪。
可褚家兄弟一来便好了,他俩做惯了这门手艺,不论是带了人手还是重新培养一批,都是方便的。
“这两日也快动身了,正好回来过个年。”知行又笑了笑:“周晗在京都里怕是愁得不行。”
“前些日子的来信说是京都里的点心也不如嫂子亲手做的,每日想得紧。虽没抱怨,我见他字里行间都透着些不虞。”
因年底考核,人手短缺,便把一些待上任的直接拉拔过去了,周晗便比祁佑两个早上任,这一月多来想必是憋坏了。
春归收了笑,将几人手里擦拭的干布收走:“他在京都压抑得久,本就是不愿受掣肘的,又没有多少好友,一朝来了咱们这儿过了些洒脱日子,再回去心里就不甚舒坦了。你俩若是得了空多同他写信说说话,日子久了也就好了。”
说着她不免叹气:“如今你们三个一南一北地隔着,日后相聚的次数怕是数得过来了。”
她还记着初秋走时,周晗几日来的低落,想是真舍不得这地方。
祁佑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春姐说得是。”
周晗本家就在京都,又照着周父的安排进了吏部,他肩上的重任更是要重上几分,前几年有可抱怨的时候,之后几年,待周家老一辈一个个退下,也就是周晗这一辈撑起门楣荣辱的时候了。
这些话他不说出口,春归心里也明白。
少时的欢乐过去,扑面而来的便是不得不担起的重任。
周晗是这样,他与知行也是这样。周晗担负的是一整个家业,他与知行则是这两县县民的生计与繁荣。
祁佑抬眼看着收起干布正往厨房走去的春归。
而幸运的是,他已有人相互扶持着走向前路。
……
过了一夜,雪倒是越下越大,天还没亮,春归就醒了,披着衣裳推窗一瞧,屋子外头风也正刮得猛,吹在脸上冻人得很。
她被冻得一激灵,睡意消失得一干二净,索性又回身加了几件衣裳,不打算睡了。
昨日王大娘已结算工钱回了家,厨房里有她前两日便有意给备下的东西,鸡鸭鱼肉,各色蔬菜都是齐全的。
说起来自有了王大娘,她进厨房给家里人做饭的次数便少之又少了。
今日索性睡不着了,她瞧了瞧厨房,想了想,同从前一样,揉面切团擀皮,又拌肉馅儿,素馅儿,没一会儿便包了一屉的馄饨饺子。
一锅里放水煮着,一锅里放油煎着。
厨房里忙完,又紧着衣服到院子里瞧了瞧几个水缸,敲了敲,果然已经结了厚厚实实的冰!
眼下的日子顺遂又快活,一大缸子冰块,一锅馄饨都叫她心生欢喜。
待众人陆陆续续地起来,厨房里早就冒了满鼻子的香。
祁佑正左右看着寻春归,就听见她在厨房那头喊着:“快来帮着端碗!”
清早风雪稍稍小了些,却也是一阵肃冷,厨房里祁佑一眼便瞧见两口冒着热气想是真舍不得这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