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告状(二)第2/3段
朝堂里谁不知道皇帝说的是谁,如今瓷窑已成,独出一份的手绘手艺,这两人便是圣上眼里的忠臣贤臣,众人不论真心还是假意,此刻也都拱手应和。
皇帝扫过底下众人心口不一的模样,心里直哼,念起这两月独独递交给他的账目,还有那慈安堂私塾两块的试行,再看祁佑知行这挺立的模样,相较之下,心中更是欢喜。
便有意道:
“朕瞧着还有人不太服气。”
这一句落下,满朝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忙辩道:“不敢不敢,两位大人年少有为,是国之栋梁。”
众人连连附和,皇帝听着又有些不爽快。
还是尤老太傅抚手一拜,义正言辞道:
“进献手艺是为义,不辞辛劳担起重任是为忠,小小年纪能有此胸襟气度,是我朝之福。”
这句话才叫皇帝耳朵顺了些,大笑道:“老太傅说得不错!可还不止呢!这两小子担了瓷器的重任,其他事儿也没落下!”
尤老太傅眉头一动,心知圣上这是要引出什么,配合道:“哦?可还有其他?圣上可别绕弯子。”
皇帝被配合得浑身舒畅,也不管底下人是什么脸色,直接道:
“他俩可不光是瓷器一事交了份圆满的答卷,看博雅呈上来的考核册子,什么雪灾安顿流民,慈安堂归置孤寡,两县建设桩桩件件都没落下,朕可不得好好嘉奖一番!”
果然,话音才落,连二连三的疑问响起。
“……慈安堂是何物?”
“谁知道呢,大抵又是那两个小子想出来的稀奇东西。”
底下人满是疑惑,皇帝忽然有种提前知晓的兴味,待看够了众人反应,他才示意旁的内侍:“把那账目给他们瞧瞧。”
内侍早有准备,连忙将每一笔都记得清楚的账目传到底下。
皇帝摩挲着手指,一派运筹帷幄的气势。
“两月前,这两人便递交这账本上来,县里富户们集资筹办了这慈安堂,专供养无所依傍的老人家,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账目清清楚楚,每一笔都落到了实处。”
他这话意思是夸赞,却又把话头一转:“朕在想,朕的户部若是能做到如此,一分一毫登记在册,兴修水利的银子怕也是拿得出来的吧!”
一句话说得底下人瑟瑟发抖,这算什么,这是明晃晃地说户部里有蛀虫。
待众人反应过来,慈安堂的政绩便实打实地落到了祁佑跟知行头上。
账目清晰在册,又是无半分私心地供养了老人家,有谁能说嘴?
一些想鸡蛋里挑骨头的臣子话到嘴边,又只能硬生生地咽回去。
到此处,知行跟祁佑两个的一派贤德官风被皇帝一点点地拔高。若说造势,圣上才算一流。
祁佑跟知行对望一眼,心里微叹。
看够了底下臣子的面色,皇帝才重新提起话头。
“昨晚上递交上来三道折子,这是官窑落成,预备着推行做买卖了?”
话过一轮,才真正说到瓷器上。
祁佑与知行就地一跪。
“圣上容禀,松虞两县共四处官窑,于,皇帝忽然有种提前知晓的兴味,待看够了众人反应,他才示意旁的内侍:“把那账目给他们瞧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