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经济封锁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武举是由兵部主持的,但主考官却是副宰相寇准。也就是说谁会上这初榜,通过笔试,进入面试,基本是由寇准说了算的。

  除主考官外,还有四个人担任考官,分别是殿前司都指挥使李继隆,副枢密使钱同光以及两位翰林学士。

  5人依次传阅试卷,然后共同讨论评分,选出36位武进士入围,并将他们的试卷上呈天子预览。

  寇准坐在主位上,看着考卷,嘴里不停的骂骂咧咧。

  “什么东西?”扔掉一张考卷。

  “这字写得,比蜘蛛爬过也好不了多少。”又扔掉一张考卷。

  “连基本行文规则都不懂,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再扔掉一张。

  “寇大人。”李继隆看不过去了,接话道:“照您这样,怕是一个入围的举子都没有了,武举不同文举,文章好坏无所谓,对打仗有想法就可以了。”

  “那怎么可以,连基本策论都过不了关,还能指望他们当将军带兵打仗吗?当个大头兵倒是可以。皇上选将,那是宁缺毋滥。”寇准反驳道。

  两个文官听了连连点头,两个武官听了对视一眼,苦笑一声。

  “我就不信没有合格的卷子。”寇准说着又翻出一张,才看了一眼就惊呼:“混账,这种水平怎么能选上来,这些州府都是怎么办事的。你们看看这文章,没头没尾,直接上来就是一二三点,莽夫。”

  他嘴里骂着,随手又要丢过去,却无意中看到卷子下面诗词的一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嗯,还有点意思。”寇准又将扔掉的卷子抽回来,直接看那首词,越看越有味道,大气雄浑、气势磅礴,连他自己也自愧不如。尤其那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把大宋三十年平辽战争屡败屡战,不破幽云终不还的胸襟与决心表现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看到如此好的词,也忍不住想看看那不堪入目的白话策论文,只见上面写着:

  强军。西夏地处草原沙漠戈壁腹地,地形复杂,条件艰苦,党项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要想剿灭西夏,必须建立一支绝对强大的军队。我认为,朝廷应当建立专门的部门,集中全国的科学家(划掉了)能工巧匠研制杀伤力绝对高于党项的武器,从武器中寻找优势。

  利民。唐太宗曰,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西北边民屡屡经受党项人滋扰,苦不堪言,朝廷应当体恤边民,对他们制定不同的税费政策,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仁德。如此,大军压境时,方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帮助。

  寇准看到这里,沉吟道:“这大白话说得有些道理,不过没什么新意,都是老生常谈了。”说着又看第三条,一看之下,不禁吃了一惊,这“经济封锁”可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经济封锁。大宋经济发达,物产丰富,而西夏物产单一,很多物资需要与大宋贸易。如果大宋实行经济封锁,断绝与西夏贸易,西夏人挣不到大宋的钱,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内部必然发生骚乱,届时不必刀兵亦可清剿西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