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只知奉玺传三让,岂料游魂隔九重第2/2段
“五弟向来做事狠辣,仗着相思门的势力和父王的宠爱,对儿臣多番打压,儿臣一忍再忍,可五弟此次竟然不顾我东夷安危,将父王和儿臣在北临边关的细作名单泄露给了北临将领,直接导致父王和儿臣的多年筹谋,一朝尽毁!儿臣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东夷王闻言一双阴鸷般的双眼顿时迸射出可怕的寒光,他望着他最心爱的长子玉衡,内心却百感交集。
楚玉瑾,朕宠爱他吗?不,朕从未宠爱过他,在朕眼里,只有嫡出的衡儿,才是朕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对楚玉瑾多加封赏,不过是为了将他推在高处来替衡儿分担他人的暗算而已。
高处不胜寒啊,衡儿心性单纯,为人忠厚,身居太子之位,早令他腹背受敌,处处掣肘,从七年前他掌管兵部开始,各种弹劾他的折子上了一道又一道,他心中清楚,是有人容不下衡儿,可是朝中局势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时候他也不是能事事压制。
这时候楚玉瑾出现了,不过才十五岁的少年,却如同老谋深算的狐狸一般,一环扣一环的让他不得已承认了他这个儿子的身份,并将他留在了身边。
他不论是智谋才干还是心机能力,都远远胜过从小锦衣玉食的玉衡,可他毕竟出身低微,而且从小并未长自己在身边,所谓的父子亲情有限,如果他安心只做个陈王,愿意日后辅佐玉衡,那他绝不会动他。
可问题是,他野心太大,不仅跟江湖中人交往甚密,还在朝中遍结党羽,如今甚至将手伸到边关,这样不可控儿子越是能干,越是危险!
玉衡说的对,“是可忍,孰不可忍!”
“来人,速召陈王回宫!”
东夷王的召令连夜发出,等到达秋水关的时已是三日后,秋水关中苏长风安插的将领再将召令传到相思门苏长风手中时已是下半夜。
当夜,苏长风就星夜出发向王城方向而去。
回宫路上,苏长风将目前形势做了仔细分析,此次之后太子必然会元气大伤,如今东夷与北临战事一触即发,而边关现下东夷王能用的人都是他苏长风的人,所以此事即使东夷王对他不满,也不能拿他如何!
只要他表面上继续恭顺,让他挑不出错来,他就是安全的。
只是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他还要再多加筹谋,徐徐图之!
其实他一直很羡慕楚玉衡,他们同为东夷王的儿子,待遇却是天差地别,楚玉衡从小长在父王母后身边,受尽疼爱,八岁就被立为太子,此后所有的事都有人替他筹划,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而他呢?一出生母亲就过世了,而他又身中奇毒,受尽病痛折磨,父王却对他不闻不问,任由王后将他送到佛寺,美其名曰:出宫避疾,其实就是任他自身自灭。
他不甘心,于是,他从小就学会了争,躲,抢,示弱,讨好,计谋……
东夷王说他心机太重不如大哥玉衡忠厚,他只能暗自苦笑。
忠厚吗?心机吗?倘若所有的事都唾手可得,谁还愿意费劲心机?整个天下的人都以为东夷王最看中他这个儿子,只有他自己知道当初为了走到这个父王身边,他又付出了多少代价?
十五岁那年,东夷王愿意将他留在身边,后来还封他为仅次于太子的陈王,只不过是因为东夷王知道了他和苏覃的关系,以及想要用他来替他忠厚的玉衡太子挡下这宫里宫外的重重杀机而已!
这些年他替楚玉衡挡下了多少明枪暗箭,东夷王历历在目,这些年他又替东夷王暗地里诛杀了多少影响他王权集中的挡道者,东夷王更是一清二楚,可他仍然默许纵容楚玉衡对明里暗地对他打压和陷害。
所以当他知道东夷王的身体已然大不如前,有意让太子楚玉衡尽快继位时,他决定不再继续装孝子贤孙,兄友弟恭,他开始让义父动用相思门的势力,剪除太子在朝中和军队中安插的羽翼。
可事情比想象中复杂,这个一向貌似忠厚老实的太子殿下,其实并不好对付,几番交涉,他并未占到多少便宜,如今义父也死了,剩下他独立面对太子和他的势力,他并没有多大的胜算,更何况还有一个偏心的东夷王在,他势必更占不到便宜,可不管以后如何,如今他也已没有退路。
此次他借沈赫的手一举除掉了太子安插在北临的所有暗桩和细作,他已想过楚玉衡会去向东夷王告状,他也想过即使东夷王知道后怒火冲天,如今的局势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他与他之间从来没有父子亲情,从一个开始有的就只有互相利用,既然如此,那就继续互相利用吧!看看最终鹿死谁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