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诺顿异地设分校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还有一些是家里经济不给力的,父母们咬牙跺脚、卖房卖地、甚至借了钱也要送走子女,指望着有朝一日,孩子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脸上有面儿,也不枉自己吃糠咽菜还款的辛苦;甚至更有一部分家庭,是为转移某些资产而让孩子远赴他乡去留学的,无论子女们是否愿意,因为留学并不是目的。这样的孩子最容易迷失掉自己,生活无忧却空虚寂寞,身处异国他乡,缺少关爱和温暖,文化上又很难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若能坚持到回国而不堕落算是好运了。

  然而这里面有几个家庭的最后抉择,是真正尊重了孩子自己意愿的?其实,还真不好说。

  亲爹娘们先别说:孩儿还小呢,眼下懂个啥?娃的一生需要做家长的来替他们保驾护航:及时布局人生、掌控未来前途、把握前行的大方向。

  这可就太低估孩子们的智商和能力了,如果你放手让他们选择,未必就比你们所选的差。问题的关键是:对于他们自己亲手选定的目标,人家不会轻易后悔和抱怨。对错都是相对的,自己的选择由自己负责,即便吃再大的苦、受再多的累,也能咬牙挺住。

  太过强势、主观的家长们所造就出来的孩子,要不是胆小懦弱,就可能走向叛逆的极端,甚至还出现过更大的悲剧。不是曾经报道过,一对儿名牌大学教授的父母被亲生的孩子干掉,双双躺在被窝里,陈尸家中数日才被外人发现。

  结果那变态玩意儿还在家里若无其事地玩游戏,衣柜里的衣服被父母生前洗得干净整洁,并且按照一周七天的顺序,内外搭配好,分隔整齐码放。甚至,每一摞都贴好了日期的标签,孩子随手可用。

  想想都心寒啊!可怜的老教授夫妇,咱们“爱”的教育到底怎么了?究竟是谁的问题?

  这种包办代替的“帮助”,源于一贯的对他人智能的不信任,和对自己智能的过于自信。更有甚者,就是对他人的权利控制欲了。把孩子当成了私有财产,可以任由自己摆布和管辖,常常还打了“爱”的旗号,不服从家长的意图就是不孝顺,用“百善孝为先”的儒家思维,站在道德的高点,来压孩子们一头。

  谁都曾年少过,难道当时你真的什么都不懂吗?真的心甘情愿地任由父母操纵一切理想?长大的成人们都会选择性地遗忘,忘记了当年做了多少背着家里偷偷干的“坏事”?其实,那里面有很多事,至今还未被爸妈发现,不是吗?

  氮素,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怎么算当过活生生的青葱少年?你难道因为那一点点邪恶,长大后就走向堕落了?

  教育的理念是个沉重而复杂的历史问题,关乎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文化积淀,一时说不清,一两句话也囊括不了,还是先放一放再说吧。这种教育的后果究竟如何,要等到很多年以后,会自有公论的。

  我们只知道,真的是有大把的血汗银子流了出去,养活了不少歪果仁儿,甚至包括哪些:考试机构、国际学校、外语补习班和培训基地们,造就出某类特殊的教育产业——留学一族。

  故为迎合时宜,诺顿公学在我帝都近郊设有一个预科国际学校——诺顿圣天使国际学校。

  这所崭新的国际学校,私立参股、资金充裕、选址考究,占地面积不小,定位相对高端。专门招收国内外的一些资产丰厚、地位特殊、学业优异、家境殷实的中学生,并且不限区域,不限国籍,就看你家娃娃的实力高低。

  它维持着母校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精挑细选,但因名气所在,还是迅速跻身热门选项,很快就招揽到成批的生源,逐年发展壮大起来。

  (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