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回 革命军联合立宪党第3/3段
汤化龙马上接茬说:“刚才胡议员说得对.兄弟我一介书生.军事非所长.要让我领兵打仗.岂不是误了大事.再说瑞徵逃走后.一定不会善罢干休.必然会告诉北京实情.北京必然会派重兵來攻打湖北.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别的行政事.兄弟我一定帮忙.”
胡瑞霖又接着说:“革命军真乃仁义之师.连夜作战.秋毫无犯.深得民心.老百姓真是受了感动.纷纷拿着馒头、鸡蛋、酒水慰劳革命军.革命军也不接受.兄弟我真是万分钦佩.以后如果需要什么款项的话.兄弟我一定代为筹办.”
汤化龙和胡瑞霖的一番话.使在场的人都感到非常振奋.蔡济民说:“既然汤议长和胡议员说了.我看推选军队的人也未尝不可.大家就提提吧.”
一提到从革命党人中选都督.大会又有些沉默了.停了一会儿.才进來的熊秉坤说:“刘公是同盟会会员.又是共进会的发起人之一.而且是第三任共进会会长.主持湖北工作.实际上他已经成为同盟会任命下的法定都督.我选刘公.”公韧和一些共进会代表也纷纷表示同意.
文学社的王文锦说:“刘公平时不大出面.与同志的接触不多.从魄力、胆识、资历威望看.刘公担任都督一职.不大理想.蒋翊武是文学社社长.在领导起义中做了大量工作.我推选蒋翊武.”一些文学社社员也纷纷表示支持.
熊秉坤很反感王文锦的这些话.反对说:“虽然蒋翊武是文学社社长.但是在起义的紧要关头.擅离岗位.这恐怕难以服众吧.”熊秉坤的话引起了一些共进会会员的共鸣.很多人反对蒋翊武出任都督.
王文锦也反唇相讥说:“在起义的关键时刻.刘公又到哪里去了呢.不是也不在吗.孙武是受伤了.可是刘英呢.又跑到哪里去了呢.”文学社的人也一齐点头.支持王文锦的意见.
共进会和文学社的意见有些相左.一时会场出现了火药味.
吴兆麟不知道何时來到了会场.他听到了共进会和文学社的人对都督人选问題进行了激烈地争论.闭上眼在默默地思考着.停了一会儿.他看到再也无人发言.就说:“我提一个人如何.”蔡济民说:“你还谦虚什么.有话就说呗.谁都可以提的.”
吴兆麟稳了稳精神.看到大家的眼睛都在注视着他这个临时总指挥.也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说话有一定的份量.于是不慌不忙地说道:“我说的这个人.是天津陆师学堂毕业生.又是湖北人.平常对普通士兵.特别是对有文化的士兵分外爱护.另外他还廉洁为官.不克扣军饷.这在军界中也是少有的.他曾两次赴日本考察军事.多次指挥湖北新军参加朝廷操典.成绩优异.他还比较开通.41标2营士兵李佐清.剪去了发辫.他知道后.不但未加责备.反而赞扬说.去掉了这个猪尾巴.开创了文明之先锋.在保路风潮期间.他以军界代表身份签名参加了铁路协会.并支持入京请愿.赢得了湖北商民的拥护.他更与汤议长等建立了联系.表示支持咨议局的工作.这也说明他对清政府的种种做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吴兆麟说完了这番话.卖了个关子.并沒有说破这个人到底是谁.众人都在纷纷猜测着.吴兆麟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说的到底是谁啊.蔡济民最先领悟出來.说:“你说的这个人是不是黎元洪啊.”
吴光麟说:“不是他又是谁.”
众人一片哗然.
议员刘赓藻马上附和说:“黎统领还在城中.如果大家愿意找他.我可以前往迎接.”
公韧大声喊道:“我反对.我反对.选刘公.选蒋翊武我都沒有意见.可是选黎元洪.我反对.黎元洪是什么人.刚才还和我们作对.不但不起义.听说还杀了派去联络的同志周荣棠.他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同志.而是我们的敌人.这会儿又让他來领导我们.简直是不可思议.我们难以接受.反对.反对.”熊秉坤也支持公韧的意见.忿忿地说:“我们牺牲了那么多好同志.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一个天下吗.让黎元洪当都督.怎么可能呢.他根本和我们就不是一条战线上的人.”
一些革命党人也纷纷表示.反对黎元洪当都督.
吴兆麟看到大家发了一阵子火后.都不说话了.才站起來.激动地说:“我们不能只看到鼻子尖.要看得远一点.黎元洪有知识.有能力.正好可以号召天下.要是换上别人.各省不明真相.还以为我们是乱兵造反.致使他们响应困难.革命难以成功.再说.清军说不定哪一会儿就会打过來.在这危急的时刻.多拉一个人.多拉一个团体.多拉一个省.我们就能多一分胜利的希望.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革命党人还不是争权夺利的时候.而是要顾全大局.集中一切力量.狠狠地打击清政府……”
蔡济民看到吴兆麟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基本一致.也支持吴兆麟说:“如果我们能让黎元洪当都督.就能使相当一部分人站到我们的阵线.我同意黎元洪当都督.”
一些革命党人看到吴兆麟说的坚决果断.铿锵有力.分外动情.再加上蔡济民又坚决支持.料到两个人都不会错.也点头表示同意.尽管公韧、熊秉坤等少数人反对.会议上还是决定咨议局由刘赓藻为代表.党人由蔡济民、熊秉坤为代表.前去迎接黎元洪到咨议局來上任.
吴兆麟对蔡济民说:“黎元洪已叫我接到楚望台了.你们到楚望台去迎接吧.”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