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修行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命令他致书曹操实施诈降,曹操信以为真,死伤惨重。周瑜等率军乘势冲杀,曹军溃败。曹操领残余部队从华容道逃向江陵。赤壁之战,吴军凭借三万人大破曹操,这次战役奠定了三国的基础。

  公元215年,刘备取蜀,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准备抢夺荆州,大战一触即发。然曹操于此时取得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只好与孙权议和,承认荆州的长沙、桂阳归孙权。同年,孙权征合肥,久攻不下,率军退还。在退军路上,孙权被魏将张辽击败。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这时的孙权看着刘备逐渐做大,便改变战略,将矛头指向刘备,联合曹操。曹操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荆州牧,封南昌侯。随后孙权以鄂为都城,改名武昌。曹丕取代汉室称帝后,孙权被册封为吴王、大将军、荆州牧,并立孙登为王太子。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兴兵伐吴,孙权因汉军来犯,担心魏国乘机进攻,便主动向魏朝称臣,并任陆逊为大都督,统领五万人抵御汉军。陆逊坚守不战,破了刘备速战速决的意图。不久后陆逊突然反攻,于夷陵发动火攻,大破汉军,刘备仓皇而逃。

  公元222年曹丕出兵攻吴,魏军围攻江陵六个月,因吴将朱然的坚强防守而无功而返。公元224年八月,曹丕亲率水军第二次攻吴,因遇暴风雨,江水暴涨,只得再次退兵。为抵御魏军,蜀、吴恢复同盟。公元225年五月,曹丕第三次率水师征吴,十月到达广陵,准备渡江。此时天气严寒,长江冰封,战船不能行动,且吴国严兵固守,只好返回。

  公元228年,魏吴再次交战,遂在石亭之战中失败,使曹魏在二十四年内不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吴行动,战后相对安定的环境为孙权称帝奠定了基础。公元229年5月23日,孙权称帝,建都武昌。

  公元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死亡。次年,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不久又封四子孙霸为鲁王,引发了“二宫之争”。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最后,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幼子孙亮被立为太子,名臣陆逊亦因卷入这一事件而遭到孙权责辱,怨愤而死。孙吴开始走向衰落。

  公元252年四月,孙权病逝,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是年,爆发了东兴之战,魏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直逼东兴。孙吴以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惨败。

  公元253年,诸葛恪征淮南失败,被孙峻等人所杀,大权落入孙峻之手。三年后孙峻病死,将权力交给从弟偏将军孙綝。孙綝嗜好杀戮,残虐无道,杀害了孙吴的重要将领吕据、朱异等,旷日持久的内争也使孙吴国力遭到严重削弱。

  公元258年,孙綝废黜孙亮,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即位。孙綝与其兄弟五人,皆管理禁军部队,权力远远超过皇帝。不久孙綝又被杀死。

  公元264年,孙休病死。这时蜀汉刚灭亡,孙吴完全处于魏的包围之中,左典军万彧向当时握有实权的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和的长子孙皓即位。孙皓对臣民残忍无道,自己则骄奢淫逸,民怨沸腾。另外,孙皓不断向晋发动战争,给吴国带来沉重的负担,并遭到江东士族的一致反对。

  公元279年,晋武帝分六路大军举伐吴。孙吴上下离心,疏于防备,节节失败。公元280年5月1日,孙皓自知大势已去,反绑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门前去投降。西晋朝廷封孙皓为“归命侯”。孙吴灭亡,西晋实现了统一。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