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2/2段
这是边义夫杀的第一个人。
杀的时候因着气愤一点不怕,也没计后果。后来想想却惊出了一身冷汗。
那当儿,若是有人扑上来也给他一刀,或者从远处打他一枪,他就完了,便再没有后来的那番伟大与辉煌了。
伟大在那日就将被消灭,历史将会改写,一个叫边义夫的人也就注定只能是芸芸众生的小人物中的一个,永远不得超凡脱俗了。
然而,这一刀没砍出乱子,倒是砍出了一派意想不到的服帖。
第一个服帖的便是任大全。
任大全在边义夫吼毕,不知为啥一下子改了态度,也站在那独眼弟兄的尸首旁吼了起来,对弟兄们说:“咱们现在是民军,不是土匪,南门打得正紧,这边不打是不成话的,不听边先生的军令更是不成话的!”
任大全要弟兄们服从边义夫的指挥。
边义夫这才又挥着滴血的大洋刀,把刚才的命令重复了一遍。
弟兄们肃立着听,听罢,马上在队长、棚长的带领下,整队集结。
望着弟兄们忙乱整队的身影,看着脚下那浑身是血的独眼大汉,边义夫这才感到怕,才想到此仗打完后李二爷和他算账的问题。
边义夫便强做镇静,问已服帖了自己的副司令任大全:“这人是谁?”
任大全说:“是李二爷手下的一个保镖,叫徐从喜。”
边义夫想问:这徐从喜和李二爷关系如何?却没敢问,怕一问便让刚刚服帖了的任大全看出自己的虚怯来,只道:“你这副司令可是亲眼看到的,这个徐从喜我是不能不杀,不杀这仗就没法打了!”
任大全点点头说:“是哩!”
边义夫又想:这徐从喜死的也算冤,这人和他只不过开了个玩笑,他竟让人送了命,实是……实是过分了一些。
心中禁不住又有些悔,便又对任大全道:“终是自己弟兄,日后这徐从喜的家人,我……我是要抚恤的。”
任大全又说:“边先生心肠好。”
嗣后,边义夫真就抚恤了徐从喜一家老小二十年,这其中既有愧疚,更有感激。边义夫越到后来越清楚,正是这个叫徐从喜的小人物,在他最需要确立权威时,用自己的脑袋帮他确立了权威,促使他在辛亥年的新洪城下一战成名,显露了英雄本色。
这就到了边义夫改变新洪历史的庄严时刻: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一日上午十时三十五分。
在这庄严时刻,边义夫历史性地走到三门炮口对着新洪老北门的铁炮旁边,身子左边立着任大全,身子右边站着王三顺,手中的大洋刀一举,在蔚蓝的空中划出一道雪亮的弧,口中一声断喝:“开炮!”
三门铁炮同时怒吼起来,充作弹片的生铁蛋子,于硝烟火光中瞬然扑向城头,轰碎了钱管带狡诈而虚伪的和平,造出了西二路民军第一阵骇人的声威。
借着铁炮造出的声威,弟兄们开始攻城,西二路的旗和革命党的十八星铁血旗擎在两个骑马弟兄的手上,活灵活现地向城下飘去。
弟兄们手中的快枪也响了,枪声和喊杀声宛如响彻四野的惊雷。
这情形声势实是动人。
何为壮阔,边义夫在那日的老北门城下,是真切地感受到了。
因着那感受,边义夫手中的指挥刀于空中划出第二个弧,又一声大吼:“开炮!”
铁炮再度响了起来,炮身四周的硝烟如云如雾。
边义夫于硝烟的升腾之中,举起了脖子下的单管望远镜,向城头看,——啥也没看到,现在眼前的只是一片茫然的白。
第三次下令开炮时,城头巡防营已升起了两件白大褂,边义夫没看到,仍是下了令。
待从望远镜里看到时,两门炮已响了,巡防营已把城门打得大开,攻到城下的弟兄正蜂拥而入……
就这样边义夫成了有名的“三炮”将军。
后来,捧他的人说,这三炮决定历史。新洪城正是因为有了边义夫三次开炮的命令,才得以光复。
贬他的人却说,这三炮打得实是荒唐,本来便无必要,李双印在城头上和钱管带谈得正好,巡防营已准备火线举义了,他还在这儿胡闹。
而史学家在边义夫百年之后编撰的《辛亥新洪光复记》中则另有见地,道是边义夫下令开炮时,省城独立的消息恰巧传来,钱管带才顺水推舟依附了革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