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窗影疑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很想再回到那种迷离的虚幻状态,感受刚才那种虚幻冲击的快感。当然,他还很想再看一看阿蝶。

  可是,他无论怎样的努力,再也回不到刚才的那种状态和那个空间。

  古翊借着酒气,冲着玻璃上猛地哈了一口雾气。那玻璃上,立即被涂上了一层模糊的薄雾。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古翊再次震惊了。

  因为在玻璃上面的那层模糊的哈气中,竟然出现了三个字:柳梅婷。

  柳梅婷?她是谁?

  为什么哈气中会有这三个字呢?

  哈气很快就挥发了,玻璃又恢复成了原状,字迹也随即消失了。

  古翊赶紧又重重地哈了一口热气。玻璃上再次出现了这三个字。

  这不是幻影,难道,是真的?

  柳蝶,柳梅婷,柳婆。都是姓柳,她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古翊认为,这不会是巧合,她们仨人一定有着某种联系。只是,他现在还不知道罢了。

  这三个字,古翊又仔细看了半天,似乎也可以科学的解释。

  比如,有人用带体油的手在玻璃上写字,干了以后就是看不清楚,但是,吹上哈气,就会显示出来。油水不相亲嘛。可能就是前面的住客随手为之。

  一夜好觉。

  京城上班朝九晚五,可以多懒一会儿床。

  第二天早上,古翊自己吃了一点早餐,便按京城的上班时间来到了编辑部。由于是朝九晚五,所以,古翊一点也不匆忙。

  走进编辑部,与各位编辑们都寒暄过后,他直奔陈副主任办公室。陈副主任对他讲,主任有事情外出了,让他接待古翊。古翊听后心里明白,级别不对等。这以后的事务,肯定都是由这陈副主任与他对接。

  陈副主任的年龄约三十六七岁,河南人,博士学历,待人很有亲和力,在编辑部里算是年经人。古翊与他在一起说话时,感觉也很放松。

  陈副主任见到古翊,惯例客套地问候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古翊也很客套地一一做了回答。寒睻过后,就等着陈副主任介绍案情,或者说等着陈副主任安排他下一步具体做什么。

  陈副主任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位作者的情况和去逝过程。

  其实,这个过程也很简单。华南一所高校的一位女教师,将论文投到编辑部。编辑部认为写得不错,所以,发表前按照惯例需要将修改的地方与作者协商;同时,版面费也要顺便谈一下,最近涨了不少。本来这一切依靠网络就可以办成了,但是,那位教师却说想到京城办点事,希望编辑部能发个邀请函给学校,这样该教师就可以凭此函名正言顺地向学校申请公差。

  谁能想到天有不测风云。该教师只与责任编辑见过一面,还没来得及谈稿子和费用,就忽然在宾馆内心脏病发作去世了。人现在殡仪馆。

  古翊听完后认为,从法律上讲,如果不是那个邀请函,作者的去逝与编辑部的关系就不大。可是有了那个邀请函,对于学校和亲属来讲,这个人就是你请过来的。现在出事了,编辑部确定需要给单位和亲属一个交待,还要协助善后。

  陈副主任接着说,你说的不是重点,重点是出了事以后,编辑部当时紧急联系了作者的所在高校,可令人奇怪的是,那所学校竟然说作者不是他们学校的。他们说的这个人,学校不认识。这可就麻烦大了。

  学校不认账,他们又找不到逝者的亲属,人当然不能火化,这天天放在殡仪馆里花费可不少。这钱该从哪儿出呢?编辑部一方面报了警,一方面向总部请示。总部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要不然,老江湖的宋主编,也不会派古翊这个新人过来处理。

  学校竟然说查无此人?古翊愣了一下。难道这又是一桩迷案?

  古翊想到了阿蝶。

  他猜想,学校的人未必不认识她,这有可能又是一桩集体失忆。因为高水平论文的作者,一般没有必要假冒单位。因为,论文发表时,学术期刊会明确注释作者单位的。如果是假的作者单位,论文就变成给别人做嫁衣了,谁会干这种傻事?

  当然,现在下任何结论还太早,一切还是要等到调查清楚以后以说。但是,他的心里已经产生了一种疑惑。

  “有作者的照片吗?”古翊随口问了一句。他只是出于好奇,想知道这人副主任介绍案情,或者说等着陈副主任安排他下一步具体做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