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要记得我第1/2段
当然还有一处地方可以减少一下闷热的,那就井台那边。如今那边已经被殷家四兄弟加上几个子搭建的很有模有样了正对着井口一个能容纳五六个人并排躺进去的草棚子。不管是晚上在里面睡觉,还是白在里面歇晌都不用再承受这热浪滚滚的气。可惜,家里的女人和女孩子们不被允许,庞氏对这事管的很严,怕影响女孩子们以后的身体健康。要知道,古代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生孩子!水井边是凉快,但对女孩子来很伤身体,所以家里的女孩子是不能去那儿凉快地方睡个好午觉了。
看看即使有她打扇妹月儿还是满头的汗,身下的衣服也是湿透的,殷槿叹气一把将扇子扔远。
焦躁!急躁!
也不知是不是没有事情干,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这么一闲下来真的是很难熬。脑子里纷纷乱乱,可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总之就是心静不下来。而且,这样的气总是给人感觉心慌慌,不知道接下来的路是怎么样!
就在殷槿想着这些再次叹气的功夫,那边睡在里侧的月儿已经被热的受不了,哼哼唧唧地不愿意了!
再再叹气,只能又认命地捡起扇子给这位祖宗打扇,让她能睡个好觉。
就这么熬着熬着,很快金秋十月到来又走,顺便带走了燥热的气候,然后总算迎来寒凉气候。十一月的时候,边关传来与北梁再次交兵的消息。村里的人再次人心惶惶起来,不过这次不是为了气,而是害怕北边再次沦陷。
毕竟听大梁那边今年的旱灾很严重,草原上几乎没有几片绿地。没有青草,牛马羊被屠杀大片,如今牛羊吃完,大梁饿极的双眼当然再次盯上了东禹这个接壤的国家。
虽然灾害都是同样的发生,可东禹这边毕竟是种的粮食能保存,而杀聊牛羊肉在热的时候却是保存不下。大梁人没吃的那就是真没吃的了,而东禹的老百姓没吃的了,但是每家抠抠还是能抠出粮食来。
这就是种地的和放牧的区别。
大梁那边连饿死的人都一大片,而东禹这边朝廷一直不放粮救灾,可老百姓还能坚持的活下去。如果是大旱个两三年才可能有大量的灾民出现迁徙。
为了吃饱肚子,为了能活下去,所以,这次大梁那边可谓是来势汹汹,或者该是不死不休了!毕竟不能抢到吃的就会饿死了。
随着边关战事的紧张,郑容钰已经被送回了青县郑府。而殷槿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却被他比离开的时候更加瘦削的身材和苍白的嘴唇,已经眼中的死寂吓了一大跳。眼神询问地望向这次难得一起跟来的黄老。
然而黄老却是对她摇了摇头,示意她先别问。
这次郑容钰过来除了林一和黄老之外谁都没带,四九、五九两个厮也没带来,他下车的时候都是靠着林一扶下车的,身体状况的糟糕可见一斑。
先将人安排到她那屋子,林一在里面收拾,殷槿才跟着黄老站在她住那屋子的后屋檐角起话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