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打道回府第1/2段
王婆子饭量极大,刚吃过一块糕饼,又喝了一碗汤饮,却只吃了一个半饱。
孟康一路搀扶着王婆子,未过多时走到孟府门前,老婆子抬头一瞧,那门匾上的孟府二字,非是雕刻,笔写,而是用紫金打了层底子,再用木漆做面儿,这字儿似金非金,似木非木,极尽奢华,却又无比低调。
王婆婆驻足原地,又往两边看去,门前放了一对石雕的貔貅,嘴上叼着一颗金珠,身上披着錦袍,威风凛凛,好不霸道。
孟康见她停步,心生疑惑,心道:”难不成是知道了,自己儿子身死之事了?不可能,不可能……”
孟康故作镇定,扶着王婆婆,轻声问道:”婆婆?可是在下服侍不周,这才不愿进门?”
王婆婆摆手摇头,直言道:”非也,非也,乃是你这高门大户,让老朽看花了眼,想在此多看几眼罢了”言语之中,无不是羡慕感慨之情。
孟康听后,高声朗声笑道:”婆婆,你有所不知,我这宅子买时破旧不堪,像个荒村古庙,我买时只花了四百两,地契七百两,我修整这套宅子却花了足足三千两。”
这几千两银子在王婆婆眼中,已是毕生所求而不得的大财,适方才一听,这几千两白银在人家哪儿,还算便宜的哩!
王婆道:”我进门时,劳烦小官人多多搀扶,我怕一个眼花摔倒在地,脏了贵宝地……”
孟康笑道:”千个万个宅子都比不上一个王婆婆,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请进!请进!”说着单手搀扶王婆婆,右手往里作请。
王婆婆进了门去,又忍不住左右观望,一会儿摸摸墙画,一会儿又看着小门的木料贵,打趣着要搬几扇门回家。
孟康只一个劲儿的陪笑,扶着王婆婆进了正厅,安排在首席之上,家中明月莺儿二女,正忙着让大夫给曹萼华瞧病。
这做饭的事情,自然是要找外人来了,他与王婆婆闲谈两句,口称有事,起身往门外走去,这门口偶有酒店的伙计送菜送酒。
孟康刚一出门就恰巧碰上一个,见他拎着食盒,立时将他拦住,那伙计认得孟康,赶忙口称:”大人”问其有何事吩咐。
孟康见他长相丑陋,说话却分外好听,又卑躬屈膝于面前,孟康对着伙计略有欣赏之色,拍打他的肩膀,道:”你且给我买来一桌上等的酒席,办的漂亮自有恩赏。”
伙计听了连连道谢,又问了忌口之类,便马不停蹄往酒楼奔走,孟康转身进了府门,见老太太正一个人倒茶解渴呢。
孟康走到近处,向王婆婆一指门外,道:”小子已经安排了酒席,过会儿便能送来,还请婆婆稍等片刻。”
王婆婆有些诧异的问道:”家财万贯,却雇不起厨子?”
孟康闻言轻声浅笑,不知如何应答。正在此时,身后传来清脆悦耳,如黄莺鸣啼之音。
二人向后看去,只见莺儿端着托盘,轻声笑道:”婆婆,你这便是有所不知了,君子好藏玉,恐贼人窃之,故此不易示人。”
王婆婆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孟康脸颊羞红,支支吾吾岔开话茬,道:”你且伺候老太太,我去瞧瞧那小……小娘子。”一着不慎,差点当着人家婆婆的面上,把人家喊成了小寡妇。
莺儿答应一声,转身站到王婆婆身旁,见有莺儿服侍,孟康便也放下心来,转身往内院走去。
王婆婆见莺儿站在身旁,俩眼一眯,略微能瞧见些,不知是恭维还是真心实意,只听她夸赞道:”小妮子真俊,不比我那儿媳差!快坐到婆婆身边儿来。”
莺儿见老太太虽是个乡下人家,穿着破旧但却十分整洁,心道:”儿子是个老粗,为娘的却是个爱干净的。”便应了嘴,端坐在王婆婆身边。
老太太摸着丫头的脑袋,笑的合不拢嘴,不知是何用意,莺儿也心中疑惑,但碍于她是外人,自然不便直言相问。
过了缓时,那老太太便觉得有些无聊,身边儿正好有人,便与之聊上几句。
老太太笑问:”你这丫头多大了?”
莺儿回道:”正值二八。”
老太太呵呵一笑,为她到了一杯茶,莺儿连忙接过,再三道谢。
老太太又问:”卖到这儿有多少年啊?”
莺儿饮了小口茶水,清了清嗓子,说道:”不记事起便在府上了,自十岁时伺候大爷,今是第六个年头了。”
老太太长叹一声,道:”你这还算福气大,不知多少人连一口饱饭还吃不上呢。”
莺儿从小儿学习如何服侍,取悦主人赞道:”小妮子真俊,不比我那儿媳差!快坐到婆婆身边儿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