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游览河山第1/2段
我和老伴都早已退下来了,没有案牍之劳累,柴米之担忧,儿女们都已安家立业,我们在安度晚年生活的同时,也想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改革开放发生的巨大变化。
1956年组织上派我到申城培训学习半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最大的城市,第一次目睹了申城市的芳容。转眼27年过去了,1993年我和刘勋德送台联汽车修理厂的工人去申城市学修车技术,那次由于时间紧,匆匆忙忙,没有时间好好游玩。
1995年,我带同仁去申城市一游,好好看看改革开放后这颗东方明珠的雄姿。从天原坐火车到洪都,再转申城市。同行的有我、刘先生、王先生、昌先生对夫妇,老伴招生是第一次去申城市,一路上精神极佳。虽然旅途疲劳,但大家兴致勃勃,有说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在申城市,我们住在文山同乡邹先生家,这是他租赁的一厅二室楼房,一年要好几万元租钱。因为是夏天,我们就打地铺,凉爽舒服。我们四对夫妇,每天吃完早点就出发,漫无目标,随意漫步。王先生对申城市较熟,领我们走街串巷,看了不少街道景点。
我们来到申城市南路,只见街道已装扮一新,这是申城市的商业中心,老字号商店(如申城市第一百货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等商场)风韵尤存,商品琳琅满目,货物要有尽有,人流如潮,生意火爆。我们虽不购物,但这热闹非凡的场面,也令我们流连忘返。
东路是申城市商业最繁华的地方,一百多年前建设的各式各样的大厦,已作为进行学生教育的活教材,保存完好,教育后代勿忘国耻。
入夜站在大江大桥上观看申城市夜景,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只见一座座高楼大厦披上了五光十色的华衣,尤如婷婷玉立的舞女,婀娜多姿,令人遐想。大江两岸,灯光闪耀,流光异彩,如入仙境,煞是迷人。江面上星光点点,百舸穿梭,海鸥翔集,展示着申城市的灵动之美。江滩大堤上,人山人海,人们悠然自得,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大江对岸是是新开发区,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会展中心争宠斗雄,最引人注目的是明珠塔,它那巍峨的雄姿,直刺苍穹。在它的旁边有一幢墨绿色的摩天楼,鹤立鸡群,很有特色,从远处看,给人一种深邃莫测的感觉。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经典之作。
……
1998年的一天,天原地区旅游公司一辆大巴载着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向南驶去。这次由高先生带队前往深城、珠城、老街游玩。我和老伴也去了。
车上大都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和苍老矍铄的容颜。虽然大家都做了外形的修饰,但难以掩盖几十年岁月沧桑留下的痕迹。车上笑声琅琅,话语切切,来自各条战线的同龄人一下子融会到这温馨的小天地里,大家都似乎年青了许多。导游是地区旅行社的王小姐,司机是曾护送过许多大人物的“保险”师傅,加上有高先生带队,大家心里就更踏实了。
为了消除坐车的疲劳,导游王小姐一路上给我们讲笑话,并介绍一些旅游知识。王小姐说:“现在时兴把解小便说成‘我要唱歌’;解大便说成‘我要跳舞’。王小姐又解说了一遍,于是问:“大家记住了吗?”“记住了!”我们就像小学生回答老师一样热闹。她也笑了,我们也笑了。这场面又像幼儿园里来了许多老天真,大家似乎重新回到了幼年。
沿着105国道大巴车飞驰向南。在天原吃一顿“优待”饭,在干州打腰餐。沿途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大家兴致极浓。中途不时有人说“我要唱歌”,我也唱了好几次。出了干州,山越来越多,地形也越来越高,汽车在山上穿行。
这使我想起1949年时,我们军大四分校徒步经豫章省、奔广省的军旅生活,我极力想搜寻公路两边留下的蛛丝马迹,但一切都变了。越过大庾岭,汽车直下穗城。
老年人就是啰嗦,走上四五十公里又有人叫里,大家都似乎年青了许多。导游是地区旅行社的王小姐,司机是曾护送过许多大人物的“保险”师傅,加上有高先生带队,大家心里就更踏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