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以柔克刚的武学第2/2段
他少年时因为少林敝帚自珍,饱受冤屈。因此自己绝无半分门户之见,只是那功夫深奥,还涉及到九阳真经的妙理,要是所托非人,更加是憾事。他不由迟疑,一时间答不上话。
年轻公子才高智绝,动念便明了邋遢青年的顾虑,他道:“我若是要害人,有千百种法子,可不差你这一样武功,你若将其精妙说给我听,将来我绝不凭此害一个好人,如违此誓,叫我死了,也不能归葬故土。”
古人极重乡情,若是死后不能归葬故土,可比什么千刀万剐、天打雷劈还要残酷得多。邋遢青年见年轻公子发下如此毒誓,更无疑虑。
他道:“是我多虑了,这门功夫我便说给公子听,若有错漏,还请公子斧正。”
邋遢青年知道对方武功高明,自己这门功夫草创而出,必有许多不足,因此他也不当传道授业,而是看做一次武学上的交流。
足足花了两日时光,两人吃松果饮流泉,昼夜不停探讨武学,才将这门功夫大致交流完毕,饶是如此,还有许多细节来不及推敲。
年轻公子所学甚博,但也未曾见过如此深湛的武学道理,跟他平生所学甚至南辕北辙,却又发人深省。他虽然年少,武功却已然少有能敌,平日里自是有些心高气傲,但邋遢青年悟出的武学道理,不得不令他佩服万分,甚至他扪心自问,若论武学上的天分,他比对方还要逊色不少。
年轻公子自知自己过目不忘,任何武功练过两三遍,便熟极而流,像是数十年沉浸此道,但他绝无开一派先河的才情,武功亦不能脱出前人藩篱,即使成了天下第一,也算不上真正的大宗师。
他于此世无亲无故,就算发誓说不能归葬故土,那也是因为他不可能回到故乡的缘故,可谓城府极深,为人险恶。但跟邋遢青年交流武学后,亦不由钦佩对方的天分,以及为人的诚挚,心下生出些许感动,有了劝对方不要去襄阳送死的心思。
最终年轻公子还是没有说什么,他本就是个活该千刀万剐的恶人,何必生出好心,来令自己不痛快。
两人便在山中分别,未曾互通姓名,更没有问对方身份来历,只君子之交,平淡如水。邋遢青年往东南三百里外的襄阳城而去,而年轻公子却选择北上。他知襄阳城破,南方定然兵荒马乱,而北方却要太平许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