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一亩有多少第2/2段
据银雀山汉墓竹简孙氏兵法吴问中讲诉:春秋末期,三家分晋时候的卿大夫范氏、中行氏一亩为160平方步,智氏为180平方步,韩、魏是200平方步,而赵氏则为240平方步。
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当时耕种土地量有一定的标准,亩制大意味着实耕的面积大,亩制由变大正是适应了生产力日益发展的水平,适当扩大制对农业和地主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范氏、中行氏在亩制的改革上很不彻底,而且又独断专行,在与以赵氏为代表的先进力量展开的斗争中,自然处于不利地位。公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与郑、齐、鲁、卫等联合,和赵、韩、魏在铁地河南濮阳西北发生战斗。
赵鞅为了争取战争的胜利宣布誓词:“啃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土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
这种按军功赐爵、赐田,提高庶人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以及依军功免除奴隶身份的政策,赢得了人民的支持,结果打败了范氏、中行氏。
这一政策的实行,起了促进晋国阶级关系变化的作用,使地主阶级势力得以迅速发展,加速了封建制的形成。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联合起来灭掉智伯,分别建立三个封建政权。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他们为诸候。
所以按照三家分晋的事件,闵父想要把十里地之外的淄水河滩地,划归到闵家的邑城并没有错。周书灿的思路和闵父不矛盾,但是,他是要扩大邑地耕耘面积,而不是迁徙邑城。
他急忙制止闵父,道:“父,等等。您先派两三家族人去居住,这个很好,但是养珍珠不是一两的事,我们现在把邑到那边的地,变成可以耕种的土地,那块河滩地自然是我们的了,到时候我们在那边再修建新的房屋,也不急了。”
闵父微愣,他没想到儿子不同意自己的想法,辩解道:“子骞,我们的人本来就少,现在分开的话,没有办法做很多的事情。”
周书灿想起来子贡做的一件让孔子批评他的事子贡赎人。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子贡端木赐做生意游历其他国家,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知道后:“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山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后来,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胸:“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周书灿问闵父:“父,我们怎么才能得到奴隶?”
闵父不解,反问:“子骞要奴隶做什么?我们没有粮食养活他们。”
“父,现在我们养珍珠就是为了奴隶,拿珍珠换奴隶,我们有了奴隶才可以去挖煤、炼铁、种地,种地多了才会有粮食,粮食是立命之本,珍珠不能管吃饱肚子。”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