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坐姿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译文:将要进屋的时候,应该先问屋中是否有人在里面如果有人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礼上这样,就为了不让别人没准备就迎客。现在你回家的时候,媳妇应该正在休息,你进屋前没有敲门,她当然没有任何准备啦。所以才会让你看见她箕坐的样子。这事是你无礼在先,并非是媳妇没礼貌!”

  听完了妈妈的教育,孟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也不敢提休妻的事儿。不得不故事里孟母对礼的领悟要比亚圣孟子深刻很多啊。有孟母这样婆婆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而有孟子这样丈夫,感觉还是挺闹心的。一个“箕坐”都可以休妻的理由。

  不要以为孟子一个人如此,连孔子也是这样的。论语宪问里,孔子因为原宪等他的时候“夷俟”两足箕踞以待孔子”,就对原宪连打带骂,用手杖敲打原宪的腿,还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

  恨“箕踞”的人不少,爱“箕踞”的人也大有人在。这种放松休闲的姿态虽然无礼,但是更显精神上的放荡自由。所以,“箕踞”第一次见于古籍,是在庄子至乐中,出自着名的“庄子妻死,惠施往吊之,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

  孟子因为妻子箕踞而要休妻,庄子却在妻子去世时仍箕踞,两者差异一目了然。

  “跽坐”两膝着地,腿贴地,臀部坐在腿及脚跟上。“正坐”一般是对方和自己身份地位平等或者是自己的上司,才用的坐法,表达对对方的尊敬、敬畏。“跽坐”是指对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采用的坐法,一般比较随意,怎么舒服怎么来。

  根据场合环境不同,坐姿也不一样。但最普及最正式的姿势就是跽,跪坐。跪坐又分三种变化,一种是两膝并紧着席,臀部落在脚跟处。这是一种放松姿态,大部分时间古人都会保持这个姿势。朱熹称这个姿势为“坐”。

  平日在席上跪坐,身体要稍微向后一些,以示谦恭。吃饭时,食几在席前一尺,身体要尽量前坐,避免饭菜撒落在席上。入席就座,要掀起下裳前摆。下跪时,左足向右一步,先跪左腿,右足向后,再跪右腿。然后放下衣摆。

  起立时,先起右腿,再起左腿。次序分别是左足先跪后起,右足后跪先起。这种下跪顺序还有一个原因,士人皆佩剑,且佩在左侧。秦汉以前是青铜剑,剑身短,可以随身佩带而不必解下。秦汉时剑身加长,入席后要解下置於左侧。左足先跪、右足先起,身体左侧始终留有空间,便於紧急时刻拔剑自卫。

  “盘坐”比以上的坐姿晚很多,又桨打坐”、“静坐”,是和宗教沾点关系的。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桨禅坐”或“禅定”,是佛进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

  在武术修炼中,打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定,久动则疲”。

  盘坐的目的是用我们打开的大腿胫骨帮忙,让我们坐下时尾骨朝下以便可以坐得更稳。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如果把腿折起来,停留在同一个姿势几分钟后,血液就不会再流到下半身了。

  也就是,我们血液循环的路径变短,而且短了一半以上。这对改善上半身的血循很有帮助,有的人在盘坐一阵后,上半身会微微发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此外,在盘坐一阵后,打开并舒展两脚,会觉得血液会一股脑儿地往下半身冲,对平时下半身血循较差的人,也有改善的效果。不过,很多宗教人士盘脚,并不为加强血液循,而是在您盘坐一阵后,会发觉自己的思虑会放缓下来,能帮我们镇定情绪,好进入静坐的阶段。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