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第四章 遇险第1/2段
薛黎听着苏靖这话,吓了一跳,毕竟现代社会治安要好的多,她连个偷钱包的小贼都没有见过的人,哪儿有什么心里准备去遇到土匪呢。听闻这话立马紧张的四处张望,“土匪,土匪,土匪在哪里?这世道竟然还有土匪,官兵到哪里去了!”
苏靖一把按下她,“你别慌张,我只说可能有,又没说一定有。师弟之前建议过我们走这条路线,途经的都不是要道,应该不会遇到剪径的贼人。”
“哦。”他这么说薛黎才放下心来,只是心里泛起怪怪的感觉,想到自己临行之前,他在饯行酒宴上‘欲’言又止的表情,以及那奇奇怪怪的叮嘱,心里不由得觉得有些蹊跷。
“怪不得这一路走来这么少人,我一直以为一直是这样,原来是你专挑小道走的。”薛黎想了想笑道“那靖哥我们绕着走去大路吧,要不然这一路走下去,十天半月不见人影,还真是闷的慌。”
“这个,”苏靖一时有些犹豫。
“没关系啦。你想想看,大道虽然来往的人多,关键地带有土匪的几率大一些,可遇到事有人帮忙的可能‘性’也大啊,如果能越上一两队人结伴,那岂不是我们这样两个人赶路要安全的多?”
苏靖沉‘吟’片刻,其实他走哪里都无所谓的,只是走之前甄子墨再三嘱咐他要走这条线路。他才遵行地。看看薛黎的样子,似乎是很希望走热闹些的地方,算了,就依照她的意思吧,这一路上也‘挺’枯燥,除了捉鱼打鸟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事。也委屈她了。万一遇上危险,凭自己的功夫带她出去是没有问题地。苏靖想到这些,便点了点头,“好吧,前面有条山道。顺着拐下去就能到官道上。”
“好好。”薛黎见他答应,不由的兴奋起来,想想终于可以深入的体验到唐朝的民俗,不由得一阵兴奋。在薛黎的印象中,唐朝人是很喜欢游历地,这个时候的读书人是身体力行的去实践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唐朝科举制处于创建完善的阶段,取士的人数并不多,而且不是当官的主要途径,所以一般地文人士子并不是像后世那样埋在书斋里读死书,而是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便包袱款款的四处游历,去拜访当时有名的人物及大家,希望得到赏识和推荐从而平步青云。不少著名的诗人年轻时都有过这种经历,例如李白等。在那种不便的‘交’通状况下他在青年时便几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这不能不让人佩服。
长安几乎是所有士子心目中的圣地。不知道自己这次去路上能不能遇到几个著名的诗人呢?对了,要不要事先准备一点东西来请他们签名,如果能让他们为自己写点东西,留下一份墨宝,以后当传家宝传下去。那可值钱了呢。薛黎坐在车上。自己边想边乐呵。
苏靖说地山口其实并不近,两个人紧赶慢赶在傍晚时分还没赶到。不过苏靖说离的不远了。晚上赶路不方便,不如先找个地方休息吧。薛黎对此并无异议,正待松了一口气打算找个地方过夜时,忽然听到人士子并不是像后世那样埋在书斋里读死书,而是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便包袱款款的四处游历,去拜访当时有名的人物及大家,希望得到赏识和推荐从而平步青云。不少著名的诗人年轻时都有过这种经历,例如李白等。在那种不便的‘交’通状况下他在青年时便几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这不能不让人佩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