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华夏领群英 第七章 三军围城势正酣 老将挥刀气如虹第2/2段
周崇闻言甚喜,又问道:“云峰所言甚善,诚如所言,齐军包我三面,围而不打,其意逼我就范。若如一直围城,似此如之奈何?”
赵山说道:“在下猜想齐王未必敢真强攻我兖州昌邑,只是以此造势耳。但兖州数郡,临近齐国者,防守薄弱,恐为齐王所乘,发兵攻取占为己有。主公可再奏明朝廷,责齐王不法之罪。发书至徐州、豫州、幽州、并州等诸侯,告知齐王欲吞并兖州之事,诸侯必然为我支援。如此,齐王将限于孤立之地,未再敢动也。”
周崇闻言甚喜,嘉之,升赵山为刺史府主簿书记,负责文书之事,参与府事。然后写成奏章,火速申奏朝廷。又与徐、豫、冀、并州刺史州牧皆发书相告。
长安,末帝临朝,接到兖州刺史、青州刺史奏报,末帝实在没有什么主见,不知如何处置,就命大将军张莽处理。张莽上奏道:“齐王为先皇帝胞弟,陛下之亲叔。陛下即位时,齐王上表称贺,拥立陛下,以此作天下藩王表率。而陛下未有封赏齐王,以至于齐王心有不满,欲扩增封地。今事已至此,陛下可降诏,齐王所夺占之地,尽数可归齐王,责以勿得再与青州兖州纷争可也。如此,便安齐王之心。”
末帝既让张莽如此办理。正准备间,忽然兖州刺史又有表申奏,末帝看后,惊问张莽说:“齐王兵围兖州,似此如之奈何?”
张莽亦惊,甚感头痛,一时未有主意。太常卿和玄进曰:“齐王之行,已经僭越汉法甚重矣!陛下可下诏问责齐王,既往可不咎。如再吞并兖州、青州,则朝廷将削去齐王爵位,令天下诸侯共讨之。”
末帝闻言,问张莽道:“大将军以为如何?”
张莽道:“太常卿所言甚善,陛下可立即降诏,臣当奉命办理。”
于是张莽用天子名义,发诏书,派遣使者至齐国,兖州,青州三地,谕旨齐王等各安疆界。
徐州刺史伍文忠接兖州刺史书,读必,心中不安。叹道:“荆扬纷争方息,山东兵戈又起。藩王不轨,诸侯不法,天下不安矣。然兖州被围,吾当再度调解之。”于是回兖州刺史书,说将以为居中调停。
却说并州刺史封章接到兖州刺史书信,看后大怒道:“齐王如此骄横,侵陵诸侯,兵围兖州,敢挑天下战端!是视汉朝无人也!”于是回使者道:“吾将率并州劲旅,为兖州支援!”
却说并州刺史封章,乃并州雁门人,文武兼具,早年在边境为将,驻守云中、雁门,数平胡人。因功升为并州刺史,镇守朔方,又加太尉。其人忠勇,乃汉朝之中流砥柱。春秋已高,年五十余,然而宝刀未老,血气未衰。接到兖州被困消息,不胜愤怒,便立即发三千并州精骑,亲自率领,驰往兖州而来。
豫州牧刘维、冀州牧王扶接书,皆应允以为兖州之援。
齐王集结万人兵力,已经围兖州昌邑城七日。而齐王又趁机派遣其他军队夺取兖州泰山郡六城,泰山郡诸县几乎无正规兵力守备,不战而降,于是泰山郡大部,皆被齐王占领。
围城第八日,齐王正欲再夺取兖州其他州郡,忽然朝廷使者到,宣布诏书。齐王接诏,心有不安,便稍作停止。
第九日,王宪正在围城,呐喊作势,忽然北方大路上烟尘滚滚,一支骑兵快如追风闪电,瞬间即杀到城下。门骑开处,一老将全身披挂,袖袍金甲,钢刀白马,神威凛凛,旗上大书“封”字。
王宪大惊,遂停止鼓噪,列阵相待,在马上欠身施礼道:“有劳封刺史,不知何故到此?”
封章挥动手中大刀,问道:“齐王僭越不轨,侵凌诸侯,你等为虎作伥!是笑汉朝无人吗?你可问问我手中长刀,是用来干什么的?”
王宪不禁汗流浃背,施礼道:“在下区区无名之将,安敢与刺史争锋?只是职责所系,上命差遣耳。封刺史且住,容我报与齐王,再做商议。”急忙命围城军士,退后五里驻扎,派人火速飞报齐王。
封章见其退军五里,也就未有开战,就暂先于城北驻扎,与齐军对峙。兖州刺史接上安邑城,备言前事。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