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建华夏领群英 第22章 崇勇尚武尤为嘉 身死国灭诚可叹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封传车遂跳出圈外,对孙猛道:“将军神勇,不愧齐国勇士之名。如何不肯归顺汉朝呢?”

  孙猛遂弃手中钢鞭于地,拔佩剑在手曰:“吾技不如人,已知败矣。然吾受齐王知遇之恩,从一小卒拔为大将,此生愿足矣。吾若投降,则将辱齐国勇士之名,何以再立人?”又对齐王道:“大王保重,容末将先去。”遂在马上以剑自刎而死。

  众见之,甚为震惊。齐王亦伤感,身旁大将王宪,愤而提枪拍马出阵,在阵前点名叫到:“可令彼方青州折冲将军出阵,吾今日愿再成其勇武之名。”

  章武于是勒马而出,两人在马上,各使动双枪,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王宪忽然拍马跳出圈外,对章武道:“百合之后,我已知将军未出全力,欲与我战平也。然而今日之事,如欲我投降,不如杀我也。我受齐王厚恩,唯有以死报之。”于是对齐王道:“大王保重,末将也先走一步。”遂在马上以枪刺喉而死。

  封章见之,心中震动。齐王见两大将已经命陨城下,不胜伤感。于是令停止比武,强令万名勇士,弃械投降。封章亦传话道:“齐国勇士之名,本帅三军皆已服矣。大丈夫当留此威武之躯,报效国家耳。今日之事,本帅定按汉朝典章制度行事,必不为难齐王与诸位耳。”

  于是万余勇士方放下兵器,投降封章。其中虎营统领田无敌与虎营壮士十余人,都不愿意投降,为齐王殉难,皆自刎于军前。

  齐王环顾军前殉难将士,不胜凄伤,仰天长笑良久。封章军中亦为之动容。封章遂向齐王道:“老夫窃以为大王乃当今豪杰也。然而今日之事,老夫不敢以私废公。”

  齐王请道:“孤前番起兵之时,齐国相力劝之,孤末听其言,乃至今日。孤有一事相告太尉,齐国相此人忠良,太尉可赦而用之。太尉可再容孤再回城片刻,再睹临淄一眼否?”

  封章允诺,于是齐王独自拔马回城。至城墙上,见齐国相已经自刎于城上,有书一封曰:

  臣奉汉朝诏命,以监督辅佐大王,为汉朝固守东藩。然不能劝阻大王,以至于山东刀兵大起,流血千里。齐国今将不存,臣上负汉廷,愧对大王,无可释袱,以死谢罪。大王乃天潢贵胄,先皇嫡子,不可失了汉朝子孙气派。

  齐王看罢书,又呵呵大笑良久。遂提刀上马,在城上骤马舞刀来回奔驰数番,遂弃手中大刀,拔其佩剑,在城墙上自刎而死。时顺安8年冬十一月也。齐王自4月起兵,至此不过7月时间。

  齐王已死,临淄遂全城出降。封章令大军进城,安抚军民,整顿秩序。将齐王尸首,具棺椁装殓,以汉朝藩王之礼葬之,又将死难将士,皆一一以相应之礼葬之,又厚葬齐国相。具表申奏朝廷,传檄各州。

  朝廷闻齐国已平,于是废除齐国,收齐国之地并入汉朝,设置齐郡。又下诏命令封章坐镇齐国,节制各州刺史,平定燕赵荆扬诸王。

  封章平定山东,遂一一进行安置恢复。令徐州牧遣徐州军南下相助扬州刺史车驰,伍文忠即遣步骑三万助之。豫州牧刘维、青州刺史陈德皆平乱有功,恢复旧地,仍领本州刺史。尚有幽州末平,于是封章遣折冲将军陈章武、骁骑校尉封传车各领步骑两万,前往钜鹿,助阵王扶。令青州刺史陈德,领青州兵马,列于界上,伺机恢复幽州。

  王扶与后将军贺武与赵军相持于钜鹿。赵王闻得齐王兵败,封章已经平定齐国,心中惊惧,遂有撤兵之意,然见钜鹿守军渐渐不支,又不想前功尽弃,正在疑惑之间,忽然陈章武、封传车六万军驰援钜鹿,赵军遂军心大乱,赵王即弃钜鹿,率军北上,守邯郸。三军会师钜鹿,趁势北上,于是冀州南部诸郡县皆恢复。

  赵王退守邯郸,尚占据冀州北部数郡五十余县,又有幽州大部,赵王尚掌有军队十余万,渔阳郡已经被赵王攻下,渔阳守将与部将王腾王纵横,率败军逃至代地。

  封章在临淄,大会诸将,商议平定剩余三王之事。封章道:“诸王之乱,以齐为主心也。今已定齐,诸王必然胆寒。以本帅之见,吴楚二地形势,荆扬二州可自定,不足为虑。而赵军尚有十数万之众,幽州末复,如其与北边胡骑联合,则甚为可忧。本帅已增兵助冀州牧王扶收复冀州半部,然尚未有全力可平赵军也。敢问诸公有何良策?”

  诸将皆言出兵北上,一举而歼灭赵王军。封章皆不应,忽然看见座中一参军,甚有成竹在胸之意,封章觉得奇怪,于是就问那参军有何方略。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