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女局长(二)第2/2段
贺亚雷又对狄若舟道:“狄队长,你负责对停车场外围的进一步调查,根据围墙上发现的蹬踏痕迹判断,凶手是翻墙从小巷逃走的,白天的工作没有获得线索,说明咱们工作不到位,你们一定要加大力度,对当时小巷商户等人的调查,很可能是案件的关键突破口,要紧抓不放,重案大队一二三小组参与这方面调查,要分片区负责,进行调查走访,询问一定要详细耐心,要讲究方式方法,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技术处理!”
听到贺大队长这句话,聂枫心头一沉,他到刑警大队两年多,对“技术处理”这个词的含义当然很清楚,由于我们现有的侦破手段基本还是几十年来传统的调查走访,摸底排查,以获取破案线索,但知情人却不一定配合警方工作,部分人对警方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更不用说配合工作了,为了获取线索或者证据,不得已采用一些威逼利诱手段,对一些很可能知情的社会上的小混混,甚至还使用轻微暴力,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处理”。当然,这种处理也得看人,弄不好要捅大篓子的,所以都需要大队长同意才能进行,前提是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方知情,而对方又拒不提供,正常工作方法已经穷尽仍然无效。适用的人也大多是本身就有劣迹的地痞、流氓、小混混、小偷小摸或者吸毒者等社会闲散人员。对普通群众尤其是国家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允许适用。
“技术处理”是侦破中一条不能在课堂上教授的侦破手段,是实践中产生的,和刑讯逼供一样,也是见不得光的,聂枫之所以担忧,是因为这种方法的副作用很大,会加深少部分群众对警方已有的抵触情绪,甚至恶化警民关系,增加不安定因素。这些副作用贺亚雷当然知道,只是,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限期破案这个担子太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得已只能打擦边球,使用一些介乎于合法与违法之间的手段了。
贺亚雷又对重案中队副队长吴渊说:“吴队长,你带领中队四组,专门负责有组织犯罪方面的调查,要对全市包括周边地区带黑色会性质犯罪组织团伙全部进行梳理清查,要到市局和其他分局去了解相关方面情况,重点对涉枪团伙的调查了解,如果发现联结点,立即申请并案侦破!”
吴渊频频点头,作着记录。
贺亚雷又对技术科科长江彦博说:“江科长,枪弹和鞋印两个物证也是这次侦破的突破口,你们技术科要发挥技术优势,不仅要将你们科以往枪弹鉴定资料和鞋印资料进行一次全盘梳理,看看有无发现,还要去其他分局和市局刑技部门,必要时可以到省厅,去调阅相关资料,力争突破。”
江彦博点头答应,并转身和聂枫、简务帅低声嘱咐要听清楚大队领导交代的事情。简务帅点头如同捣蒜一般,没口子答应,聂枫却只是淡淡一笑,没说话。江彦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成局长和贺大队长身上,对聂枫的反映倒也没注意。
贺亚雷又对指导员郭俊立说:“老郭,咱们把主要侦破方向集中在犯罪团体内部仇杀上,却也不能忽视普通日常生活导致的仇杀,所以,我想请你带案审中队可以抽调出来的同志,必要时可以抽调责任区中队的部分同志,对高政航社会关系进行详细梳理排查,尤其是他的经济收入,看看有无端倪。”
案审中队负责本辖区刑事拘留、提请逮捕手续的办理和刑事诉讼案件的预审工作。一般是不负责调查走访这些基础工作的,而责任区刑警中队负责各自片区的普通刑事案件的处理,工作量非常大,一般是不会抽调他们干别的工作的,这一次,贺亚雷将他们也调动起来,可见贺亚雷对这件案子的重视已经到了全民动员的程度了。
贺亚雷凝神片刻,又问郭俊立:“老郭,你帮我想想,还有什么没想到的。”
郭俊立低声对贺亚雷说:“贺大,咱们是不是让成局协调一下社会管控方面的调查走访?
“对对,瞧我这脑袋!”贺亚雷拍了拍脑门,转头对成默涵说:“成局长,我和郭指导员商量后,觉得光靠咱们刑警大队,力量不够,是否能调动经侦大队、治警大队、巡警大队以及派出所的警力,从他们管控层面帮助进行调查走访,这样才能尽可能多的发现线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