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西城之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海岛上的大宋遗民自宋亡之后,无时无刻不在图谋恢复汉室。

  元末大乱方兴,岛上弟子便在东南起兵,攻破州县,割据一隅,有名的便有张士诚与方国珍。

  可是历经数代,这些遗民后裔,早已忘记先人初衷,一味贪图权势,自以为是,不但不想着匡定社稷,解民于倒悬,反而各逞私欲,互相攻打,以至于被元军各个击破。

  最后,元朝大丞相脱脱亲率百万大军,将张士诚围困于高邮城,准备一战而定东南,彻底肃清南方义军。

  当此生死绝境,东海岛屿上的智者高士被迫尽弃前嫌,连成一气。所有的东岛弟子,无论亲疏贵贱,纷纷赴援高邮。

  那一战,可说是惊天动地、日月无光。元军人多势众,高邮外城几被荡平,内城也是岌岌可危。

  谁知东岛弟子不仅视死如归,抑且制造了许多可怕武器,屡屡重创元军。双方拉锯苦战,足有月余,元朝大军终于溃败,脱脱也被免职。

  从那之后,元廷再也无力聚集重兵,被迫放弃东南,退守北方。从那时起,天下人皆知,蒙元帝国将不复存在。

  这天下,将重归汉人。

  倘若此时,东岛弟子仍能齐心协力,大可乘胜北伐。谁知道,强敌方退,岛内又因功赏不一,生出龃龉。转眼间,南方再次陷于混战,百姓重又落入水深火热之中。也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驾乘孤舟,自海外悄然归来,登上了江南的土地……

  这个少年,也将是未来的西城之王。

  这个少年叫梁思禽,回到中土,目睹战乱之惨,心如刀割,遂动了匡定天下的念头。但他性子冲淡,并无王霸野心,通观南方群雄,大多贪婪暴虐,唯有本朝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胸怀大志,待百姓多有善政,只苦于地势不利,被东岛群雄所包围,尾难顾,形势十分不利。

  梁思禽见状,便投入朱元璋帐下,助其治军整武,建造攻守利器,陆续打败东岛弟子。东岛群雄感觉不妙,二度联合起来,围歼朱元璋。

  一时间,双方各自建造庞大可怖的武器,征数十万大军,打得难解难分;但梁思禽终是智高一筹,东岛无论运用何种机关计谋,均被破解,加之朱元璋又雄才伟略,经历几次大战,终将东岛群雄逼入绝境。

  这时,梁思禽的来历被猜出,双方百年旧仇,又添新恨,当下依武林规矩,寄刀留简,约在八月十五,灵鳌岛上,比武论道,一决生死。

  东岛的绝顶高手倾巢而出,先行布下阵势,准备让梁思禽有来无回。直到夜色将阑,圆月西坠,梁思禽也未露面,东岛诸大高手皆认为不敢来了,正在议论纷纷,忽听海上传来洞箫之声,梁思禽一人一箫,踏着一叶扁舟,飘然而至。

  这一次,一门神奇无比的武学,在灵鳌岛上,第一次横空出世,令东岛中人措手不及。

  寻常武功,不过凭借兵刃拳脚,但梁思禽所使用的‘周流六虚功’,却可驾驭天地间诸般大能,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无不成其利器,可说已不是人间的武功,乃是“西昆仑”梁萧天下无敌的“谐之道”的终极版本。

  这一战,东岛对‘周流六虚功’无法可施,被梁思禽连败九大高手,最后群起而攻,依然一败涂地。

  这一战之后,梁思禽在岛边石崖上裂石成纹,写下:“有不谐者吾击之”。从此之后,这七字威震武林,而东岛却是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争夺天下。

  这七个字,也成为东岛抹不去的耻辱!

  此后,朱元璋再无敌手,陆续续平定南方,并以破竹之势,挥师北伐,灭亡元朝,恢复大汉衣冠。

  那时,隐藏了许久的矛盾爆发了!

  梁萧、梁思禽父子,都是信奉和谐之道,反对战争,反对流血,反对压迫,崇尚平等,和谐。

  可是在乱世,宋亡元立,或是元亡明初时,在处处讲究强权,处处讲究压迫,处处都在流血,处处都在拼杀的时代,却是不合时宜,注定是悲剧的!

  谐之道,成就了他们;谐之道,也毁灭了他们。

  朱元璋得天下之后,在治国思想上与梁思禽发生了剧烈才冲突。

  梁思禽是一位智者,却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朱元璋不是一位智者,却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智者,总是喜欢幻想,总是想着构建最美好的社会,最好是一步踏入大同社会,或是迈入共/产主义;而政治家,不会想太多,只是想着稳定,为了稳定可以牺牲民族未来,牺牲国家发展潜力。

  两者的矛盾快速爆发,最终催生出了帝下之都,催生除了西城之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