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关中往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邦打败项羽,再居关中时,由于咸阳被毁,只得另择新址建都。

  即在渭河南岸把秦的兴乐宫加以修整,改名长乐宫。

  因此,汉宫远离阿房宫,为咸阳附近一个乡长安,故免于战火。

  汉的长安城就是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袭用“长安”之名。

  汉长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约20里的地方,即汉城乡,城址仍存。

  城周长25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主要宫殿均位于城的南半部,而北半部为居民区和交易市场,由于宫殿的建造在先,而城池的建造在后,又受地形环境限制,所以整个城市呈不规则的正方形,缺其西北角,历史上称“斗城”。

  长安城历经几代皇帝的营建,规模宏大,城墙四周每边各开三个城门,每一个城门都是三个门洞,每洞六米宽,各通一条大道,西汉在此立都达220余年。

  后经新、西晋的政权,长安城毁毁建建。直到了隋唐才再次得规模的扩建,使之更加完美。

  隋朝因为嫌弃汉代的长安城既小又破,就在汉长安城东南二十里许之龙首川一带创建了新城。

  唐朝在隋朝的长安城基础上,继续营建。

  隋唐的长安城设计之精密、规模之宏大、建筑技术之巧妙,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空前的。

  至唐昭宗东迁,长安城被毁,从此长安没再做过国都。

  长安城失掉国都地位的原因,从其地理位置上看,关中地区过于偏西,不利于控制中原、东北和东南等地区

  从经济上看,关中地区虽然富裕,但毕竟无法支撑众多人口和军队的给养,加之漕运的破坏、经济重心的难移,迫使后期政权不得不东迁都城。

  从自然条件看,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始终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秦开始,历代都大量向关中迁移人口,虽然对该地区的开发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开垦过度,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的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黄河泛滥加剧,经济衰败,带之人口减少,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其经济重心、政治重心、文化重心的东移是必然的。

  所以,建都长安,有利也有弊。

  有利之处在于,首先,从地形上讲,长安“四塞以为固,居关中之中,守险在数百里之外,

  凭三面而敌一面,进可以兼山东,退可以封函谷”。主要有利于防内。

  其次,关中是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每当西北有事,关中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

  其弊端在于,首先,关中位居西北,地理位置不大适中,对全国有照顾不到之处。

  其次,关中地区平原面积狭小,粮食产量有限,京畿人口众多,关中一带人口粮食只有从关东运来。水土流失、漕远被阻,政府难以承担这一巨大的负担。

  慕之丘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回想着长安城的兴衰。

  他知道,如果自己穿越过来,真的是慕容霸的话,那么,将来,如果历史的轨迹没有被人为改变的话,那么,自己可能将来要在这里住上几年,这座城市和自己还有着很深的缘份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