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宜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将手写的字变成出版物上的铅字并以此为职业的人主要有两种:一是记者,二是作家。当然还有一些人偶尔也将自己写的东西拿去发表(比方我们的各级领导),但他们不以此为职业,不靠这个吃饭。

  农民靠种地吃饭,工人靠做工吃饭,记者作家靠写字吃饭。这不是一般的传统习惯,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分工。不管你是什么制度的社会,也不管你是发达或不发达的国家,这种分工都要有,工农兵学商也都要存在。当然农民也有做工的(比方办乡镇企业),工人也有经商的(比方辞职当个体户),但也只是个人的职业变了,整体的行当并没有变,还是那些。

  靠写字吃饭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在还不知道国家会不会真给他们断奶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未雨绸缪寻找退路了,比方各种形式的“下海”。

  我所听到看到的名人“下海”主要是经商,真正在生产领域里做做文章创出什么产品的很少。经商也主要是靠着自己的影响、手中的权力,通过各种关系倒买倒卖,或推销个什么产品拿点回扣,或拉个赞助拿点小提成。而且大都没有辞职或停薪留职,有的干脆就连执照也没有,在那里做一锤子买卖。有些人确实也就发了点大财或不大不小的财。

  这样的事情听得或见得多了,我们就不能不有所考虑:我行不行?我们自认为对形势分析得很透彻,对意义认识得很明确,且智商不低,有好多点子,好像行,但其实是不行,或大多数不行,能行的只是少数。我曾千百次地设想:如果我开个烧鸡店会如何?鸡怎么杀呢?毛怎么拔呢?摊儿往哪里摆呢?夏天卖不了怎么办呢?千愁万愁。这里面当然有个人的懒惰,但更重要的是你不懂业务,你不具备开烧鸡店的心理和素质。你只能啰啰一些大道上的道理,啰啰完了你还得回来爬格子,你别无高招。其实我们原本就是干别的不行才靠写字吃饭的呀!

  我不赞成文人“下海”,但也不反对。只要因人而宜就好。估计着自己下海能行那就下去,人家不行也别硬逼着人家下。只要他兢兢业业地在本职岗位上工作,就别让人家吃不上饭。人家“下海”发了财咱羡慕就是了。不怨天不怨地,就怨自己没本事。正如有的地方的农民会翻跟头儿玩杂技,农忙种地,农闲组团外出演出也能发财一样。人家发财是有本事,谁让你不会玩杂技或小魔术来着?

  我若是决策人物我就不号召文人“下海”,我只号召他们深入生活,安心创作,多出好作品。他干得好,我非但不给他们断奶,我还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干不好我再让他吃不好或改他的行。我不决定政策也不造给文人断奶的舆论吓唬文人。也不以名人自居,以分析形势预测政策为高明,举这个国家那个国家的例子诱使领导按照他的思路去制定政策。外国是外国,中国是中国,中国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