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两难结构解析第2/3段
我们从许多《编剧法》或《编剧技巧》等书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述:对剧中人的性格和意志必须先有个概括的规定。……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为了促进感情同化和净化作用的权宜办法罢了。然而,令人伤脑筋的是人们由于习惯了这种办法,久而久之,人们的思想方法也随之固定起来了。这无形中就使人觉得环境不会变,人也是永远不会变的,这一点正是布莱希特所不喜欢的地方。可是,“叙事性戏剧”的情况就不同了。它首先把人、人的社会生活看成是未知数,要求人们去“研究”
。这样,人也好,环境也好,便都可以按其客观实际,作为“变化了的”或“正在变化着的”事物来掌握。这正是布莱希特所追求的东西。
《布莱希特方法》
戏剧领域对布莱希特的方法常常有偏于形式的理解,实际上,千田是也所揭示的“它首先把人、人的社会生活看成是未知数,要求人们去‘研究’”,才是它的精神核心,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它与整个现代文艺思潮的连接点,触及了现代艺术的共性。
现代艺术的共性,也就是这种“可研究性
”。
很自然,我们想起了海明威。
海明威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并没有去参加授奖仪式,由美国驻瑞典大使代读的书面发言中有这样一段很著名的话: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他就有幸会获得成功。
海明威的作品确实饱蕴着这种强烈的探索精神。《老人与海》,就是他对现代精神、美国精神、男子汉精神的一种探索。那位孤独的老人置身在茫茫大海中,与浪、与鱼、与自己的体力和意志进行着搏斗。但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却找不到答案,这个老人,最后他到底胜利了没有?一个“未知数”。
而且,这对每个读者都是一个“未知数”,即便心中形成了两种声音的激烈争吵,最后也很难有结论。例如——
他竭尽全力把那条大鱼战胜了,把它拖了回来,他没有被它搞死,他胜利了;
但拖回来的大鱼在船尾后面被游弋的鲨鱼啃吃光了,拉回来的只是一副硕大无比的鱼骨头,长时间的生死搏斗毫无成果,他失败了;
然而又不尽然,他在失败中保持着风度,有时甚至还有点闲适优雅、从容幽默,直到最后筋疲力尽、一无所得地回到海边茅棚,脸朝下睡着了,竟然还在“梦见狮子”,于是,他又是胜利者;
可是再想开去,“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海既永恒又辽阔,他能在它的怀抱里再搏斗几次呢?
……
于是,到头来谁也不能断言,老人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
这个未知,困惑了,也感动了千万读者。大家突然发现,我们对很多这样的根本问题,都是未知。
失败与胜利、乐观与悲观的复杂组接,使海明威立即成为研究现代人生的文学大师,尽管他的这篇那么简练。
只要作品表现的内容是未知而神秘的,那么,这部作品本身也会变得未知而神秘。海明威在一封通信中表达了他对优秀作品的看法: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你读多少遍,你不知道它是怎么写成的。这是因为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有神秘之处,而这种神秘之处是分离不出来的。它继续存在着,永远有生命力。你每重读一遍,你看得到或者学得到新的东西。你不会首先感觉到你读头一遍时是如何上技巧的当的。
《致哈维·布雷特》
无数事实证明,在现代,许多大体上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也会或多或少地在作品中增益一些未知因素,从而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哲理品位。
美国电影《一曲难忘》是个例子。这部拍于几十年前的影片用的是传统手法,但今天重映,要比其他许多同时代拍摄的片子更能引起当代观众的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具备某种未知和两难。
影片表现了肖邦的生平。肖邦作为一个音乐天才在巴黎立足并名震欧洲,女作家乔治·桑起了很大作用。她给了他最初的掌声和热烈的恋情,还把他安顿在自己的岛上别墅中让他静心创作。但就在这时,肖邦的祖国波兰面临外族侵略掀起了爱国运动,他的乡亲、老师、早年的恋人都要拉他投入爱国斗争。乔治·桑反对肖邦
而且,这对每个读者都是一个“未知数”,即便心中形成了两种声音的激烈争吵,最后也很难有结论。例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