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何谓算计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青同松了一大口气,看样子自己是不会被至圣先师追责了。

  结果发现陈平安在朝自己使劲使眼色,青同如坠云雾,一下子便纠结死了。

  问题是我不知道至圣先师还有啥深远用意,也不晓得你想要让我到底问个啥啊。

  别暗示啊,给点明示,行不行?!

  陈平安只得硬着头皮以心声说道:“与至圣先师多聊几句,只要心诚,是那心里话,有问题就问,有任何想不通的地方就说,随便你聊什么都行。”

  老子要不是看在你在黄粱派那边用了个“仙都山客卿”的身份,以及在这镇妖楼,见你当那万年包袱斋,也算勤勉,咱俩可算半个同道中人了,何况先前在陆沉那边,你也不曾胳膊肘往外拐,否则你看我愿不愿意帮你牵线搭桥。

  三教祖师选择主动散道,是不容更改的既定之事,那么今天至圣先师每与你说一个道理,无论大小,不管深浅,每多说一句话,几个字,就都是一场你青同自己凭本事自求而来的机缘。在至圣先师这边,只要是诚心正意的言行举止,你青同又有什么可难为情的,至圣先师岂会吝啬指点你几句修行事,退一万步说,至圣先师是会骂你还是会打你啊?

  你倒好,是装傻还是真傻啊?

  至圣先师笑道:“行了行了,你就别为难青同道友了,一根筋埋头修行,也没什么不好的。”

  文圣一脉的嫡传弟子,一个个的,记仇是真记仇,护短也是真护短。

  吕喦调侃道:“心思单纯,也该有一些心思单纯的问题才对。可惜了。”

  至圣先师说道:“人之天性,不可过早拗扭,但是又不可不知道与理,只是具体落实在教化一事上边,也绝不可太过生硬。”

  “在你的弟子裴钱和学生曹晴朗那边,就做得很好。”

  “陈平安,你自己要小心某个前车之鉴,不要成为那种人,最终遭受一场君子之诛,不然到时候就不止是邹子等着你犯错,还会有礼圣来帮你纠错了。”

  “记住了。”

  因为陈平安知道至圣先师在说谁,是被至圣先师亲手诛杀之人,此人此事,在数座天下,都是一桩不小的公案。

  “但是你的传道授业解惑,有个不小的问题。陈平安,你知道在哪里吗?”

  “容易太像我。”

  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至圣先师摇摇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走了一遭书简湖,让你怕了,畏手畏脚,好些个道理,在你心宅四处碰壁,相互掐架。虽说道理碰壁的闷声闷响即是良知。但是如你这般喜欢扪心自问,就太过了,一直用道理磨砺道心,虽说我知道你的难处,有自己的长远打算,但是不可否认,总有一天,一个不小心,是会出大问题的,届时邹子可就要来一句气死人的不出所料,果然如此了。”

  陈平安说道:“我会小心再小心的。”

  吕喦突然说道:“既然至圣先师都在这里了,就不问问看,你自以为出乎私心以报私仇,到底可行不可行,此生必须要做之事,对错如何?反正如今至圣先师,打定主意撒手不管天下事了,想必也不会拦阻你,可要说至圣先师都认可了,岂不是更加心安?”

  在黄粱派祖山那边,在与李槐分别之前,陈平安算是第一次以小师叔的身份,留给了李槐一份课业。

  是让李槐思考一个问题。

  假设你李槐是一个游侠,有天路过某地,遇到了一个在当地为非作歹、恶贯满盈的人,游侠深夜潜入,将其打杀了就此离去。

  而这个人的家族中,有个原本应该饱读诗书、去参加科举的儿子,从此心性大变,一辈子的追求,就是与这个游侠复仇,从一个原本心性尚可的读书种子,甚至将来有希望变成一个造福一方的好官,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在报仇路上绝不回头的执拗之人,在之后数十年间,犯下诸多罪业,一直在滥杀无辜,胜过父亲作为何止十倍百倍,直到他找到那个过路游侠报仇……

  陈平安给了李槐三个小问题,第一,这些因果,与这位被蒙在鼓里的游侠有无关系?第二,如果游侠可以事先知道会出现后续所有事,还要不要杀那读书种子的父亲,或是那晚就干脆将那读书种子一并杀死?第三,你李槐要是那个游侠,在面对复仇之人,有两个选择,一种选择是自己认错,对方就此收手,另外一种选择,是你不认错,那个昔年的读书种子大仇得报之后,就会继续一直杀人,那么你要不要与他认错?

  李槐当时问了一问题,游侠能不能在行侠仗义铲除恶人之后,就留在当地不走了。

  陈平安摇头说不行,要么你就得直接面对第二个问题,没有任何其它的选择余地。

  李槐头疼得不行,陈平安就说可以慢慢想。

  不过在吕喦看来,陈平安给李槐的这个难题,与陈平安自身处境,当然是两回事了,不能相提并论。

  至圣先师大笑起来,“我们都是读书人,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不言不语,事迹即理。”

  “归根结底,无非是纠结一事,我们心中,真正说服自己的道理,到底有无道理,是否称得上天经地义。”

  说到这里,至圣先师摇头道:“陈平安,你只是像剑修,太不像我们儒生了。”

  青同都有点担心陈平安了。

  这句话,分量可不轻!

  关键还是至圣先师亲口说的!

  至圣先师一手负后,一手轻轻按住栏杆,“要不是当时这件事影响极其深远,道祖离开了莲花小洞天,还拉上了另外那位,邀请我去那边商议那场万年之约,齐静春自己又下定了决心……”

  这位老夫子突然蹦出一句三字经。

  吕喦立即咳嗽一声,提醒至圣先师你在自己的儒家弟子这边,多少注意点身份。

  至圣先师冷笑道:“搁在咱们浩然天下,白玉京那俩王八蛋,一巴掌一个,但凡溅出点血,就算我不会打架。”

  吕喦笑道:“这种话,至圣先师说说就好,陈平安你听听就好。”

  人生世事多无奈,至圣先师也难免。

  齐静春在骊珠洞天的当仁不让,白也孤身仗剑赶赴扶摇洲,一人剑挑蛮荒八王座,醇儒陈淳安肩挑日月,不惜一死,拦阻刘叉返回蛮荒天下……

  此外还有那么多的文庙陪祀圣贤,书院君子贤人和普通儒生,那么多的山下将士武卒,在各自战场,慷慨赴死。

  这就像人间最得意的白也,在扶摇洲身陷重围的战场中,曾经说过一句,有些话,我说得,至圣先师都说不得。

  得是多么读死书的人,才会觉得只有强者才能开口讲理,才会觉得只有强者才配拥有道理。

  在我浩然天下,万世不易不移之物,不是至圣先师和书上道理,不是任何一位十四境修士,唯有千秋凛然的天地正气。

  青同听得头皮发麻。

  小陌倒是半点不觉得奇怪。

  因为知道万年之前,天地间最早那拨“书生”的脾气。

  身材高大的老先生伸出手掌,按住年轻人的脑袋,沉声道:“有人问以德报怨,何如?有个老不死的家伙,也就是我了,我早就给出答案了,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在儒家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极为辉煌璀璨的岁月。

  天外,礼圣领衔,率领儒家陪祀圣贤,与龙虎山上代大天师在内的众多大修士,一起跨越星辰,主动追杀神灵余孽。

  天下,游士如云,尚未门阀林立,人间百姓多有雄健之气,血气方刚,恩怨分明,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而更早之前,浩然天下文庙尚未建立,老夫子昔年远游天下,教化人间。

  除了身边带着一大帮的嫡传弟子,也就是后来中土文庙七十二陪祀圣贤。

  此外,也千万别忘了至圣先师也是佩剑远游。

  只是后世有传闻,这把铁剑,被至圣先师送给了一位极为偏心喜欢的弟子,那才是一个公认……暴脾气的读书人啊。

  那么至圣先师为何偏爱这位学生,是不是就可想而知了?

  又有个如今已经无法考证的小道消息,说至圣先师当年腰间悬佩的那把长剑,名字就一个字,德。

  假若真是如此,那么这种……以德服人。服不服气?谁敢不服气。

  “我要与你说一句对不起。”

  一样的道理,有老秀才在,至圣先师不好开口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