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甘木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边是甘木的全部记载。

  但郭璞在给山海经做注释的时候,进一步做了注释:“甘木即是不死木,食之不老。”

  可郭璞并没有进一步描述甘木的形态,所以世人并不知甘木究竟长什么样子。

  秦石推断眼前这一棵怪树是甘木,并不是盲目猜测。

  他是有一定证据的。

  他在研究山海经的时候,可是对其中的地理进行了研究。

  众所周知,山海经里面的地理位置与现实世界的地理位置,有着许多迥异的地方。

  如果全部有误差,还好解释为这是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一种艺术作品。

  令人为难的是,那些大家所熟知的地理名字、位置,在山海经的记述里,可是相当精准,只有那些世人所陌生的记述,才令人抓瞎。

  一开始秦石是认为,这些记述是作者描述认知之事物之外的臆想。

  只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秦石渐渐发现,他把事情想得过于理所当然。

  山海经是先秦时代的产物,但它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实际上,秦石经过研究,他发现,这一部奇书部分内容撰写的年代,比想象中更为古老,甚至超越了三代,处于更古老的洪荒时期。

  既然山海经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延续了几个时代,跨越时间可能超过了一千。

  有了这个猜想作为突破口,秦石继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在更古老的时代,部族林立。那时的度量衡并没统一,甚至对方向的认知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但相对大的部族,为了部族的发展,都会进行探索未知的环境,同时与其他的部族交流自己所掌握的地理信息。

  经由整理,口口相传,然后部族兼并,记事的大巫或者史官,将这些资料整理记载之后,便出现了许多矛盾的地方。

  距离单位的计量不一样,那么对照记录去寻找某个地方,出现错误很正常,地理位置认知模糊,那么按照记述去找某个地方,更容易南辕北辙。

  先秦时代的记述者,并没有多少人有实地探索、校正山海经错误的能力,因而当他们整理这一部恢宏地理典籍的时候,同样将错误传承了下去。

  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气候变化,沧海桑田,许多记述与地理实际情况都有了变化,许多奇怪物种也随着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毁灭,最终山海经里描述的瑰丽古怪的世界,最终消失无踪。

  正是秉着这样的思想,秦石对山海经有着极其深厚的兴趣,想着将其彻底地校正,将其还原出原来真实的面貌。

  在研究大荒南的地理位置时,他觉得大荒南经所描述的地方,在西南到北海一带,甚至还囊括了南亚次大陆在内。

  只是他的研究还系统地推进,就被瞿昙悉达的预言所打破,最终转移了研究重心。

  但有了这个大致的猜测,那么大荒南的特产,秦石都敢大胆套进他的猜想之中。

  那么甘木和不死国的东西,他便可用在眼前的见闻之上。

  “不管它是什么……先叫它甘木就对了。”大胆推测,小心求证,是秦石的一向宗旨。

  “古滇国……竟然还与不死国有联系?”

  秦石心里暗暗想着。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