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凤翔店初会太子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西夏国据这富庶之地,有着天时地利,但这利用的地方仍只是十之一二。百多年因为这小冰川期气候和水土流失导致干旱频发,。。。特别是近些年或今后的若干年,干旱将会越来越频繁。这天灾或不可测或改变,但人们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以来减少损失。”

  “那都有些什么方法呢?”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急切地问。

  你道在这谈天说地的是谁,就是高宠,而问话的是邓妤了。与高宠同行的还有钱济琛、邓家兄弟,丁力和张大柱,几个人都在静静听着也不多话,听这高宠讲天书。张大柱等五六个亲卫坐在其它的两张桌子,似是无意,就安全来说,却是严谨。

  “有些什么办法?就这土地来说,首先是水土保持。其次是蓄水。再则是提高或增加这罐溉区域面积。这些工作都需要国家来主导,譬如这水土保持的养山养地、植树、种草、造林,湿地保护、荒年的粮食的储备,如这灾期组织民众搞灾、稳定民心。但这一切的种种除了需要国家层面来组织外,这些事有些是不要钱的,而更多的需要‘钱’才能完成,要有钱才能做事。我先说说什么是水土保持。”高宠喝了一口茶对一行几个人坐下来听他说道,也并未在意,只是对那长者点了点头,扫了那一对小兄妹一眼,继续说道:

  “在说这水土保持前,我们说说这西夏的垦殖。这又要从西夏的国情说起。西夏大多是羌人或者说是鲜卑族的后裔,主要以游牧为主,靠放养牛羊马匹畜牧生活。以前这些族群并不事农业生产。而西夏得到这宁夏平原之前,由于大多的地方干旱少雨,所以也不适合农业生产。所以前的这西夏主要靠与大宋、辽或大金的互市贸易,换取粮食生活。就算是现在有了这宁夏平原,地上所产仍不足以满足国内的需要。所以粮食问题是西夏的短肋。”

  那长者听到这里,脸上变了色,还有对西夏了解研究这么透彻的人,两位少年男妇心里也憋着,但不敢乱说,他们还想听下去。

  “这个短肋,西夏的朝庭当然清楚,所以他们就鼓励国民垦殖开荒,转职农业,也从大宋通过引诱熟户或战争抢掠人口,让大宋的人开垦或教西夏人农耕。”

  “但我以前讲过,这西夏除河西走廊的一些地方和这宁夏平原,其它地方并不适合农耕,由于缺水,那些不适合农耕的地方虽然开垦出来了,但过两三年就不能再耕种了,种下去也没有收成,这些土地沙化了,于是这些家民只有放弃已开垦的土地再在周边开垦新的粮田。这种种两三年又抛荒的原因就是过度垦殖加上缺水引起的土壤沙化,长年累月将导致整个区域的沙漠化。这沙化的土地平时土地里的水分蒸发到空中,而一旦遇雨,这些熟土又随着雨水被冲到河流之中,古话说泾渭分明,这泾河水清,渭河水浑,这泾水和渭水的差别一个是水清、一个是水中因带有大量的泥沙而变混浊。这水中的泥沙就是水土遇雨流失产生的。”

  “这种情况你们说西夏国知道不知道?当然知道,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对子孙后代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荒漠种地,产量极低,但广种薄收也胜过畜牧。在草原,养一头羊按水草的情况可能需要15到25亩,但如果开垦这样的土地怎么也能收个十石八石的。这个帐农户会算,西夏王朝也会算,但王朝的国策域面积。这些工作都需要国家来主导,譬如这水土保持的养山养地、植树、种草、造林,湿地保护、荒年的粮食的储备,如这灾期组织民众搞灾、稳定民心。但这一切的种种除了需要国家层面来组织外,这些事有些是不要钱的,而更多的需要‘钱’才能完成,要有钱才能做事。我先说说什么是水土保持。”高宠喝了一口茶对一行几个人坐下来听他说道,也并未在意,只是对那长者点了点头,扫了那一对小兄妹一眼,继续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