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朱允炆的畏惧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汉朝中期,曾经发生了七国之乱。

  吴王刘鼻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

  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才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下来。

  地方上的诸位藩王,是一定会暴乱的。

  以己度人,皇宫里面,金銮殿上,那把龙椅,谁又不想坐上去尝尝,是什么滋味?

  朱允炆走出后宫,到了东南角,黄子澄迎面走来。

  迎接着未来大明朝的皇帝。

  朱允炆看着黄子澄,心中感到了安定。

  黄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探花。

  曾被朱元章选来,伴读东宫。

  朱标在朱允炆稍长的时候,又让黄子澄教授朱允炆学问

  按照官位来说,在任太常寺卿。

  朱允炆上前两步,问黄子澄道:

  “黄先生。诸王地位尊贵,又都拥有重兵,多不法,怎么办呢?”

  黄子澄听着朱允炆问话,心中猜测,可能是朱元章曾经和朱允炆说过什么。

  黄子澄回答道:

  “诸王的护卫兵只足以自守,倘若有变。

  发六师出征,谁又能抵抗呢?

  汉朝叛乱的七国并非不强,还是灭亡了。

  势力的大小强弱不同,而顺逆之理也不同啊。”

  朱允炆点了点头。

  黄子澄话语中的核心,便只是一件事情。

  那便是按照历史大势,皇帝的中间军队,不论是人数还是质量,都远远胜过地方藩王的军队。

  汉朝能够平定的七国之乱,为什么在明朝不能平定呢?

  听了黄子澄肯定的话语,朱允炆对削藩一事,充满了信心。

  虽然朱允炆和黄子澄,对削藩一事,充满着信心。

  但至少有两个人,却是和朱允炆的想法,完全不同。

  一个是在病榻上缠绵的皇帝朱元章。

  另一个便是寻找天下最大最好高粱的周易。

  周易站在局外。

  对朱允炆的削藩的动机,相比朱元章,有着更深的了解。

  其实,这件事情,和朱允炆的成长环境非常相关。

  朱元章在北方设立藩王,主要是认为:

  保障北方边疆无事,靠的不是消极防守,而是积极的进攻。

  对北方的战事,持着积极的态度。

  自洪武登基,到如今的洪武二十五年。

  为北方的战争,输送了不知多少粮草物资,以支持北方军事行动,深入大漠。

  朱标虽然被人们成为仁慈的太子。

  但毕竟是在军营战阵中成长起来的,再加上和武将们关系十分密切。

  对父亲的理念,非常赞同。

  可朱允炆却是出生在和平年代的皇孙。

  对开疆扩土这件事情,并不是很感兴趣。

  并且对这些年长孔武的叔父,有着天然的畏惧。

  朱允炆在看着叔父们对北方残元,华丽的战果时。

  心中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这样,能给大明朝带来的安全感。

  而是害怕有一天,叔父们对抗北方残元的实力。

  有一天掉转矛头,将这些实力,用在他朱允炆身上。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