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若是真能够让朱允炆这种政策施行,才会是真正的笑话呢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周易听完徐丹所说,大概想明白了朱元章的意图,心里面却是有些叛逆:

  既然如此,那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来自未来的考试震撼!

  徐丹看着周易面色变得坚定,脸色凝重地暗示着周易:

  朱元章已经年纪大了,马上就是新皇登基。

  朱允炆很明显偏向于那些讲文言,讲辞藻的大儒。

  致力于文辞的精美,而不去考虑学习的简便性和实用性。

  是不会喜欢白话文这种文体的。

  徐丹说得这些事情,周易也是赞同的。

  其实,不只是朱允炆,甚至连造了侄子反的朱棣,坐上了皇位,也选择了相信“三杨”。

  不仅在选官上讲求科举取士,文风也逐渐转向了华美艳丽。

  和周易所倡导的简单、实用,不能说是差距较大,只能说是恰恰相反了。

  这可能是历史的趋势吧!

  周易心中虽然是清楚,但却并不想选择顺应趋势,而是存着改变时代的心。

  周易听着徐丹的劝说,眼神转向了严肃,轻轻地摇了摇头,吟出了老杜的那首诗: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两句诗,周易在当初国子监提倡白话文的时候,就曾经说过。

  大意是你们这些反对白话文的人,死了、尸体都腐朽了,名字也没人记得;但江河依旧奔流,白话文的趋势,无人能挡。

  老杜的句子里面,虽然是“江河”万古流,但虽是说的江河,也不只是江河。

  在徐丹的理解里面,便是“白话文”流行的趋势。

  可是徐丹不知道的是,和江河一同无限奔流的,还有周易本人。

  徐丹虽然没有完全领悟周易的意图,但听着周易如此决绝,也没有再劝说什么。

  而是和周易一同回想起来了当年在国子监读书时候的快乐时光。

  徐丹叹了一口气,说没有周易教授他徐丹白话文,也不会有他徐丹的今天。

  周易和徐丹畅谈了很久,等到徐丹告辞时,周易亲自将徐丹送出了门外。

  周易看着徐丹远走的背影,有些感慨。

  徐丹这次上门拜访,给周易解决了一个疑惑,却也带来了更大的疑惑。

  徐丹今天,到底是从什么立场上和周易说这些话呢?

  这个十多年前的学生,今后还会和他周易走在一条路上吗?

  当然了,周易更期望,徐丹刚才说的一番话,是一个多年的学生,对先生的提醒。

  而非是帮助朱允炆暗示性的传话。

  倒也不是周易太过小心,而是徐丹的出现,太过巧合了一些。

  在徐丹的立场上,周易和朱允炆搞好关系,总归是好的。

  在大明的官场上,人人皆知,徐丹是周易的学生。

  如果周易和朱允炆这个新登基的皇帝,关系不好,那徐丹的晋身之路,也就算走到头了。

  不过,在徐丹的视角,这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也是周易的一次机会。

  和上次评价朱允炆使用《礼记,察言观色断桉一样,这次周易按照朱允炆的标准选拔人才,确实可能会得到朱元章的原谅,被留下来辅左朱允炆。

&emspp; 而非是帮助朱允炆暗示性的传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