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竟是锦衣卫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立一个贪财小人的人设,对于现在周易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能够让宋濂发自内心的疏远他。

  如若不然,等过些年宋濂被朱元璋筹谋着弄死的时候,周易还可能遭到牵连。

  宋濂看着周易的穷鬼模样,心里面大致猜测到了周易的想法,心中却是有些可惜。

  如此才华的父亲,怎么会生出如此不堪的儿子。

  身为士子,怎为商人行为?

  沽名钓誉,贪图小利!

  周易看着宋濂脸上不加掩饰的嫌弃,却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对,咱就是一个沽名钓誉,贪图小利的小人。

  您宋濂宋大太史公最好出了观止堂这道门,就把咱给忘得一干二净!

  “咳。”宋濂本想就此告辞离去,但脑海中想着《古文观止》的写作者如此才华,不能目送着他儿子堕入浊流。

  宋濂作为长者,有责任让迷途的羔羊重新回到正轨,于是清咳一声:

  “小周先生,令尊教你读书识字,道理为何?”

  士子读书,无非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或者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宋濂此番话语,便是让周易记得,读书的本心。

  “活着。”周易答道。

  宋濂听了周易的回答,双眉微皱:

  观止堂清贫如此,想来元末乱世,十不存一,活着便是地狱难度。

  君子穷则善其身,读书的初心,说是活着,倒也实在。

  可如今却已经是盛世大明,活着并不如何艰难,读书士子的追求,总要更高远一些才是。

  “那你教这些幼童开蒙识字,难道也只是让他们活着?”

  宋濂又追问道。

  “更好的活着。”

  周易答道。

  “只是为了活着?”

  宋濂双眉紧皱,对于士人来说,“活着”也许重要,但比活着更重要的还有许多。

  至少在理想情况下,是这样的。

  若是有“水太凉”之类的意外,另当别论。

  “或许。”周易停顿了一下,

  “人人都能活着,不论是官吏、士子,亦或是贩夫走卒、农夫农夫,都能免受冻饿之苦,颐养天年。”

  宋濂听着周易的话,叹了一口气。

  这番话语不能算错,但更像是从一个农夫口中说出,而非识字读书的士子:

  格局小了!

  “活着?”

  皇城,金銮殿。

  龙书案上,奏事的文章堆积如山。

  一旁有宫女捧着铜盆、手巾。

  龙书案之后坐着的大明皇帝朱元璋,一边儿用占了凉水的手巾擦脸,提振精神;

  一边儿冲着台阶下的武官问道。

  “那塾师周易便是如此回答的宋濂。”

  武官点头确认道。

  这位武官身材高大,身着飞鱼服,腰挂绣春刀。

  赫然便是锦衣卫!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