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论道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看着王雱气急败坏的脸,王梓轻轻一叹。在清朝之前,几乎所有人皆对王安石持否定态度。

  唯有在清朝之后,社会开始了极大的变革,王安石才成了革命的一种精神。

  王梓对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精神曾经也是奉为圭臬,甚至也在小书桌上刻为自己的名言警句。

  历史本上一句简单的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就概括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但事实远不是如此。

  此时的大宋读书人懂得礼义廉耻,人人以君子为荣。若是简单的触到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如欧阳修苏轼这样的文坛领袖清流人物不会如此反对变法。

  王安石的变法几乎同时展开,也同时得罪了天下人。特别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才是大多数官员真正反对的地方。

  随着对大宋社会的了解,王梓的心中就越矛盾。大宋虽然还没有到积重难返的地步,但确实到了不变则亡的时候。

  在大宋大多数人还沉浸在仁宗嘉佑之治,以为墨守成规就是太平盛世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强人来推动大宋的惰性。

  这个人是王安石也非是王安石不可,王梓自认有见识有魄力,但恐怕没有王安石敢只身直面对抗整个天下的勇气。

  但变法不能急于求成,若是王安石可以不下这样的猛药,那么凭着王安石三十年积攒的巨大人望,完全可以将新法一步步展开。

  拉拢一个阶层,削弱一个阶层,在和风细雨中完成对大宋的变革。

  现在,王梓终于知道了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对此,王梓很是无力。

  在军事上自己可以凭着智谋赢得一场战斗的胜利,甚至可以以战斗的胜利影响一场战争。

  但是面对整个大宋,全面面对大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王梓就觉得无从下手。

  时代需要变法,变法需要强人。自己虽然有心,但太过稚嫩了。

  看着暴怒的王雱,王梓深深的道:“王相公诚然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如今新法不过四年,国库丰盈,财赋充足。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某也是深感敬佩!”

  王雱听到王梓的言语中多是肯定,疑道:“既然如此,你为何反对新法,攻击周官新义?”

  王梓沉声道:“新法非必不可行,王相公非必不能行新法。只是王相公误在未审国情,独执己见,但知理财之末迹,而未知理财之本原耳。

  当王相公在地方任职时,略行新法,邑人称便,即哓哓然曰:“我宰天下有余。”殊不知四海非一邑之小,执政非长吏之任也。

  天下方交相诟病,而相公愈觉自是,黜陟予夺,任所欲为。长此以往,莫说百官反对,就是陛下恐怕……”暖才文学网nxne

  王雱冷道:“未审国情?独执己见?但知理财之末迹,而未是深感敬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