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除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作为排在前面的三鼎甲,何执中的状态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紧张激动而兴奋。

  反观余中和王梓的表情就相当不合群,余中是满脸阴沉,仿佛丧失了亲人。王梓是一脸的淡定,像是闲庭信步。

  此时的赵顼正在布局朝堂,并没有太多的心思与新科进士们寒暄。

  在露了一面,勉励了几句后,赵顼离开,将新科进士交给了王珪。

  王珪作为有名的三旨相公,最大的特点就是尽量不得罪人。

  在王珪的主持下,新科进士们在琼林苑展开了一场盛会。

  因为朝堂风云变幻,余中王梓更是相看两厌,是以一场琼林宴算不上热闹。

  获得进士之后,朝廷就会授于官职。通常状元并除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厅公事或知县。榜眼和探花并除两使幕职官,第四第五并试衔知县。

  进士出身免选注初等幕职、判司簿尉,同进士出身者通常要在汴京观政一年,方可得职。

  何执中一个八品的大理评事是跑不了了,而余中王梓等人若是朝中有人,自可得到好的差事,若是无人,那就听天由命。

  当然作为三鼎甲,前途从刚开始还都是光明的。苦的多是后面的进士,若无真才实学,很难弯道超车。

  王韶作为王梓的领路人,对王梓的前途命运自然是关注的很。

  王韶对王梓相当的器重,在王梓上门来拜访后直接道:“君生,留京助我一臂之力如何?”

  王梓笑道:“伯父,此事不妥吧?照例,探花一般都节度幕职官呀?”

  王韶微微一笑,道:“那是一般的进士,你可是锁厅试出来的进士,本身就有官职在身。

  你现在已经是从八品下的承务郎,陛下对你又颇为信重,是以想要留京也是轻而易举。

  如今我主持兵制改革,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若有你的帮助,我还能轻松一些。”

  兵制改革向来是得罪人的事,不过为了宋朝的强大,王梓还真不怕得罪人,是以一口答应了下来。

  王安石此时终于要走了,改判江宁府的王安石此时对新法仍然抱有很大的希望,对哭的情真意切的吕惠卿更是好言劝慰。

  王梓也前来为这一代名相送行,以王梓粗浅的历史知识自然知道新法最终失败,也知道王安石纵然是卷土重来也无济于事。

  这一走,朝堂之上就是新人换旧人,其中最为春风得意的当属吕惠卿。

  别看吕惠卿现在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但心中最高兴的应当属吕惠卿。

  这种事王梓也只是在心中想一想,让王梓没有想到的是作为榜眼的余中竟然主动请求跟随王安石。

  或许这是余中对王安石的崇拜,也或许是相信王安石必然重返朝堂。

  这一切与王梓无关,从王韶的传话来看,自己的职位已定,是为枢密院检详文字。

  王安石在临行前勉励了许多人,只是王梓没有想到王安石会叫住自己。

  新党自王安石起就非常狭隘,容不得别人对新法说出一个不字,哪怕是说的有理。

  王梓的改良中最为春风得意的当属吕惠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