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看破又说破第1/2段
孟宣五岁时就离开生母,取而代之成为了孟家的四公子。孟尚书将他视如己出,悉心栽培,而孟大太太韩氏当年早在事情发生前就因为丈夫上青楼喝花酒一事一怒之下回娘家去了。等再回来时,孟宣已经七岁了,时隔两年,儿子的个头抽高了不少,相貌似乎也更随他父亲了,韩氏没有多想,只当儿子的五官是长开了些,并不知道他原来早已被调包了。韩氏也因为这两年没有陪在儿子身边,自觉对儿子多有亏欠,是以此后更加疼爱他。
孟宣少时顽皮,上学堂几乎每日都要闯祸,有时候连先生也拿他束手无策,先生就只好告到家里。当时还不是尚书的孟敦真是把他当作亲儿子对待,听到先生告状说他每日都惹是生非,顿时恼了,气头上哪里还记得他身份尊贵?好家伙!小小年纪就开始上房揭瓦,长大以后岂不是连天也要捅破了?都说子不教,父之过。教育二字,岂能儿戏?不消说,送走先生后,孟敦抡起戒尺又要打孟宣的屁股。
孟宣也很聪明,一见先生来府上拜访,他立马就吩咐小厮到正房给他娘报个口信。韩氏早早做好准备,只等听到孟宣开始哭嚎,立刻就冲进书房维护儿子。
母子俩配合默契合作无间,孟宣的屁股从来没有真正开过一次花。
孟宣记得,自己长到这么大,韩氏只对自己发过一次火。那年他带小九出门赏花灯,小九被人绊倒,差点烧伤,他因此和对方动了手,对方人多势众,他双拳难敌众手,挨了顿胖揍。等他鼻青脸肿地回到府里,韩氏听完原委,气他冲动没脑子,教训别人不成反落了一身伤,为了让他长记性,便罚他跪足一个时辰。话虽如此说,但其实还没过一个时辰,韩氏便就消了气,余下的只有心疼,她不好自己打自己的脸面,遂让孟敦出面做好人,打发孟宣到她房里搽药。
至于次日孟宣集合兄弟上门报仇,结果负伤回府,韩氏更是连星点火气也没有了,只是心疼得直掉眼泪。后来大夫说他的腿会落下终身的残疾,韩氏为此日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一个月里形容迅速消瘦了。她还因此迁怒小九,和三房足有两年没说话。
眨眼十五年光阴,这么多年的养育和陪伴,孟宣早已将韩氏视作自己唯一的母亲了,而孟家就是他的家。但是静慧这个大和尚却在这个时候说他和孟家终有一日分道扬镳,且眼下同舟共济的这条船很快就要翻覆了。
不!他孟宣绝不会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
就当他怒火高涨,等不及要向静慧大师发泄之时,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些画面:是宣九娘进宫的圣旨传到孟家时,父亲无奈的感叹是在四叔房中,二叔欲言又止顾虑他的神情是方才三叔担忧九娘心中生疑却没有直说……他不能欺骗自己,随着他长大成人,孟家的长辈们确实越来越顾忌他的另外一层身份了。
这个想法好似有人拿一柄利刃劈开了他的天灵盖,随即又将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孟宣忽然冷静下来,冷声问道:“你是说,皇后娘娘因为我的缘故而记恨九娘,所以九娘出事以后,她非但不向我们示警,反而用白棋迷惑我们?”
静慧大师颔首道:“正是。”
孟宣的拳头一紧,目光死死盯住他,“所以,九娘一定出事了,对不对?”
静慧大师没有回答,平静地和他对视。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