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偷梁换柱第1/2段
黄澍看了一眼身旁的青年军官,接着说道:“不必自谦…...不必自谦。我年纪大了,现在正是你们这些年青人作为的时候。听闻你近日在西门守城很是出力,特招你过来一见。”
说着又一指旁边的青年军官说:“这是小陈将军,陈将军的公子,现任守备官,你叫陈德之,他叫陈德,很是有缘嘛,今日闯贼退走,正是大好日子,来人啊,设宴,本人请壮士你饮几杯,哈哈…...哈哈。”
陈德之这就懵了,这是要干嘛?不但礼遇有加,还要跟设宴款待,简直一头雾水。
陈德之先对青年军官拱手行礼,青年军官还了个礼。再说到:“壮士之称不敢当,草民何德何能,守城抗贼,乃是本份而已。”陈德之说。
“要是我大明百姓,都像你这么想,愿为国家挺身而出,这些流贼能猖獗的今天?什么李自成、张献忠也就早被剐了。”黄澍说。
接下来,后堂一桌酒菜,毕竟与黄澍地位相差太大,黄澍只喝了一杯,倒是小陈将军陪陈德之喝了几杯。
好久没有见到如此丰盛的酒菜,再闻着飘着醋香的黄河大鲤鱼,陈德之倒是想大吃一顿,却又在此场合很是放不开。
席间黄澍也问问陈德之读过什么书,家中可好等等。寒暄一阵,黄澍放下碗筷,对门口说道:“来人啊,把东西拿上来。”片刻,开始那个军官用托盘捧着一大堆银两过来,放在一旁,然躬身离去。
黄澍望着陈德之说道:“小陈将军与你年纪相仿,称我为叔,你既也姓陈,本官就叫你一声贤侄也可,这是白银一千两,是我赏给你的,要知道三年前,陈将军随督师平贼,亲自斩了匪首,朝廷不过也只赏了百两而已。
陈德之正要起身答话,却被黄澍止住,说道:“听我把话说完,这银子是我赏你,你收了便是。昨日贼首李自成中箭落马,斥候也探的明白,正是因此而闯贼退军,开封之围得解!小陈将军昨日正在西门城楼抗贼,见有贼首窥探,因而对其发了一箭,正中李自成,不知贤侄是否见到?”说完,便两眼盯着陈德之,表情严肃,不再言语。
原来今日陈永福打探清楚,李自成中箭受伤,全军拔营而走。正要打听是何人立此大功,就见到了西门值官送来的请功文书,见到陈德之的名字后,思索片刻,便马上派人查清了陈德之的底细,知晓陈德之并无后台,父母双亡,乃一介平民,且全家生活窘迫,便立刻拿定了主意,要将射伤李自成人改为自己的儿子,这个大功,一定要揽到自己这来。如能达成,不但儿子前途光明,自己升任河南总兵之职定是水到渠成。
自己多年征战,功劳不小,却苦于朝中无人,升迁缓慢。有此良机,定不能放过。当即扣下请功文书,请了西门的主官黄澍过来,毕竟黄澍负责西门防卫,他不配合,此事也办不成。这黄澍也十分精明,一听陈永福开腔,便已明白缘由,当即提出自己来见陈德之,撮合此事,毕竟陈永福出面不合适。当然,在陈永福代表守军的请功奏疏中,也要讲黄澍名字放在前列。这就叫 原来今日陈永福打探清楚,李自成中箭受伤,全军拔营而走。正要打听是何人立此大功,就见到了西门值官送来的请功文书,见到陈德之的名字后,思索片刻,便马上派人查清了陈德之的底细,知晓陈德之并无后台,父母双亡,乃一介平民,且全家生活窘迫,便立刻拿定了主意,要将射伤李自成人改为自己的儿子,这个大功,一定要揽到自己这来。如能达成,不但儿子前途光明,自己升任河南总兵之职定是水到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