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剑术第3/3段
而让他有点意外的则是,他隐约感觉到,这位北晋第一剑客看向自己的目光,已不再是当初那般凌厉如刀。
虽然夜十方答应了谭纵的请求,但他并没有得到其他修炼方法,依旧是每天干着杂物。
直到夜十方答应的第五天开始,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谭纵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安全感。
因为当他一早起来开始煮饭时,夜十方就会像个老六一样突然出现,并用木棒从身后击他。
正在扫地时,他也会感到从某处来了同样的一击,也不知从哪一方向来的,每当到了晚上,他都被打得遍体於伤,不得不依靠‘九息服气’治疗外伤。
正因为如此,导致谭纵的心里,一刻也不得安宁,不得不总是处于警戒状态。
不过这一次,夜十方却耐心的他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他表示,若想修习剑道,必须开发出一种新的知觉,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种基于他所有知觉的新的灵敏性,类似于人的第六感。
这种灵敏能使他避开危险的袭击,就好像能提前预感到袭击的到来。
一旦掌握这种躲避的艺术,无论是面对踏入武道境界的强者,还是修道者,都可以不用眼睛,或者神识,去一刻不停地注意盯对手的动作,即使同时有好几个对手也是如此。
相反,他能够随时看见并察觉到将要发生的事,并且,在察觉到危险的同时,就已提前避开。
因此,避开的关键,就在于疾如电光的反应,而无需作有意的观察。
这就是九剑秘术之一的钢魂剑术的精髓所在。
修炼此流派剑术的强者,能够让预知危险的直觉,比自身的思维更快地行动起来。
也就是说,当危险降临之际,即使他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凭借本能的直觉,在瞬息间,甚至是自身尚未察觉到的情况下,提前规避危险。
最初,谭纵误将夜十方的指导,理解成只要他不看、不想对手的举动就够了。
于是,他十分认真地看待眼不观对手这一要求,守住这一底线,让自己不敢越雷池一步。
但他没有注意到,当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自身上时,他不可避免地把自身看作是不得不惜任何代价以避免盯着对手的剑客。
不管他怎么做,他的头脑深处仍有对手的影子,只是在表面上他放下了对手,而他愈是想方设法的去忘掉对手,内心便愈是紧紧抱住对手不放。
这对谭纵而言,就需要具有很大的耐心,经过艰难痛苦的练习,方能完成。
但是,一旦这种练习已经通往目标,这种自我关注的最后一丝痕迹,便消失在彻底的无求之中。
按照夜十方的说法,当一个人的心不再被我与你、对手与他手中的剑、自己的剑以及如何挥舞,甚至是生与死这些念头所扰乱时,他才能抵达剑道的圆满境界。
“一切皆空,无论是你的自我,寒光闪闪的宝剑,还是挥剑的手臂,甚至连空的念头也不再存在。”夜十方说,“从这种绝对的虚空中,就会展现最令人惊异的剑术。”
剑道是如此,其他所有的艺道也是如此。
诸如要精通水墨画,只有完善地掌握了技巧的手,在心灵一形成图像的瞬间,即毫不延缓地将之描绘下来才能做到。
此时,绘画变成了自然的书法。
同样,在这里画家也许会这么说:花十年时间去观察竹,自己变成竹,然后忘掉一切——再画下来。
渐渐悟透的谭纵,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
三个月过后,也许是夜十方的刻意留手所致,谭纵正俯着身子在搅动锅里的菜,对方便抡起木棍,照着他的脑袋就是一棒。
可是,第一次在未察觉到任何危险的前提下,谭纵的身体却出于本能地用锅盖挡住了这次的攻击。
直到此刻,这位北晋第一剑客冷硬的面孔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表示对他进行的初步训练已经完成,也是时候向他展示剑道的真正奥秘。
得知夜十方要传授自己真正的剑术,谭纵内心欣喜的同时,又突然想到,自己掌握的两门天罡法之一‘六甲奇门’的数理奇门中,就包括一本《剑经》。
当初,他只是粗略的翻看过,大概了解到,这是一门讲述如何在体内修出肺金剑气,最终孕育剑丸的秘法。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